吳氏太極拳是我國太極拳分支中的典型代表之一,你知道吳氏太極拳有哪些技擊要領么?不清楚的話就趕緊來看看下面的文章吧!
吳式太極拳的技擊要領可以概括為
上如行云隨風變,下如流水順勢走,
彼剛我柔如翻版,處處旋渦處處軸。
引進落空合即出,沾連粘隨不丟頂。
吳式太極拳的健身原理可以概括為:
松靜除張,緩慢增力,
細膩化瘀,想穴除疾,
柔化抗衰,觀妙開智,
體腦并練,益壽延年
陰陽合德,與天同運。
關于“斜中寓正”的提法,在吳式太極拳界是有不同爭論的,我是傾向這種提法的。
第一,“斜中寓正”的“斜”,不能理解為重心超出體外,遲滯不穩(wěn)的那種“斜”。練拳時更不能出現(xiàn)前俯后仰的姿勢。這里所說的“斜”,是要求在單腿負重,重心垂直的定勢時,非負重的另一條腿向斜后方或斜前方自然舒伸,從外形上看從頭頂?shù)侥_跟是一條斜線,但是斜線內的主體是中正的,即兩腳正(前后兩腳尖基本朝前),兩肩、兩胯正,兩乳頭與地面垂直,頭向上虛領,下頜微收,負重腿的鼻子尖、膝蓋尖、足大趾尖上下垂直相照,意想小腹放在大腿上;非負重腿能抬而不抬。所以叫“斜中寓正”。“斜中寓正”實際上也可以理解為“以斜助正”——斜腿就像電線桿的拉纖或一根立柱的斜撐一樣,對負重腿起到助穩(wěn)和助靈作用。
第二,“斜中寓正”的“斜”還可以理解為有“傾向”之意。即凡是兩腿出現(xiàn)一正一斜時,思想上必須把意念完全放在中正的腿上,斜腿要為正腿服務。要向正腿傾斜。
第三,“斜中寓正”符合“對立統(tǒng)一”的哲理。從技擊的實踐看,我發(fā)力向前推擊對方時,意念必須放在背后而不能放在前面;反之對方從背后推我時,我一想前面,對方就推不動了;向左蹬腳時意念在右掌,向右蹬腳時則意念在左掌。只有這樣做重心才能穩(wěn)定,發(fā)腿才能有力。沒有這種意念的傾向,只求“中正安舒”,穩(wěn)定性和力量都不會獲得佳效果。練拳或實戰(zhàn)中前進后退,左右變化時,要在保證單腿負重且“中正安舒”的前提下,意念上稍稍有點前、后、左、右的傾向,即向前邁步意念傾向后腿,向后撤步意念傾向前腿,向右移動意念在左,向左移動意念在右,向上而寄寓下意,向下寄寓上意。所以“斜中寓正”可以全面解釋為“正中有斜,斜中寓正,正斜相依,陰陽互助”。“斜中寓正”正好充分表現(xiàn)出太極拳的哲理性。“斜中寓正”的提法,對加強太極拳體用過程中肢體的穩(wěn)定性、靈活性,對加快前進速度,加大向前的沖擊力和向后的吸化力,是科學有益的。
第四,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事物的運動變化規(guī)律都能證明,只求“中正安舒”,是無所作為的。只有在保持重心穩(wěn)定的前提下,做適當?shù)?、清醒的、有目標的傾斜,才能達到理想的目的,小到天平稱重如果秤砣不肯離開準星,就稱不起所添加的重量;滾動的車輪如果沒有向前或向后的驅動之力就會停滯不前;向前行走必須有后腿的撐力,向后倒退則必須有前腿的撐力等等;大到國家 富裕農民的政策,特區(qū)的開放,西部的開發(fā)等等,都是傾斜之力的作用。吳式太極拳要求的“斜中寓正”的科學性是毋庸置疑的。我所以在上述總結的歌訣中沒有提“斜中寓正”,是因為我提出的“單腿負重”已涵蓋了“斜中寓正”,故沒有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