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式太極拳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綜合載體,是辯證思維與武術(shù)、吐納、導引的完美結(jié)合。其寓意博大精深,技藝奧妙無窮,且源遠流長。
但因種種原因有很多東西沒有繼承下來。比如說,對功夫高低的稱謂,過去老拳師交流時,評論某某練功已經(jīng)練到幾成功夫了??涩F(xiàn)在沒有沿用這種說法,而說成幾段幾段,變成段位制了。
在楊式太極拳創(chuàng)始人楊露禪的故鄉(xiāng)——永年廣府城流傳說,二七教出了個七成半。
意思是楊露禪、武禹襄兩個人的功夫都練到了七成功夫,教出的楊班侯更是出類拔萃,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練到了七成半功夫。
也有人說,二個七成半教出了個七成,即楊露禪、武禹襄都練到了七成半功夫,而他們的徒弟楊班侯練到了七成功夫。兩種說法雖稍有出入,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以“成”來論功夫的高低。
楊家父子進京授拳,多次比武,戰(zhàn)無不勝,所向披靡!被譽為“楊無敵”。那么,到底過去以“成”來衡量楊式太極拳技藝高低,練到什么程度達到幾成的功夫,究竟是怎樣來劃分論定的呢?
是籠統(tǒng)的說法還是有嚴格評定尺碼呢?回答是肯定的!楊式太極拳無論是在內(nèi)功健身方面,還是在推手、散手技擊方面,都有著非常清晰的層次定位。以下內(nèi)容將逐一分成論述。
楊式太極拳的四層功夫如何練習
一成功夫
對整套拳路非常熟練,并能一口氣連續(xù)打上兩個小時不覺體力不支,仍然精力充沛,勁氣十足。氣感明顯,氣沉丹田時,小腹發(fā)熱;勁貫四梢時,手指有麻熱脹之感。
在推手中,能做到圓活自然,無凹凸處,無缺陷處,沾粘不脫,特別在走活步時,無論身體的上肢,下肢,軀干等各部位均可協(xié)調(diào)運轉(zhuǎn),上下相隨,不丟不頂,可聽出對手來勁的虛實、大小及方向的變化,進入懂勁的境界。
只要在明白的師傅指導下,堅持不懈地練習,一般在1-2年內(nèi)就可達到這層境界。
二成功夫
通過站、坐、臥內(nèi)功的修煉,與套路融合一體,使動與靜、松與緊在運動中既對立又統(tǒng)一,做到動中含靜、靜中有動、剛?cè)岵?nèi)外合一、內(nèi)氣充盈,有蓄而待發(fā)之勢。
嫻熟掌握推手中沾、粘、連、隨、跟,不丟不頂,進退自如之勁法。形成相連相融,隨曲就伸。彼進我退,彼退我進,彼浮我隨,彼沉我松。
利用視覺,更重要的是利用身體、觸覺(聽勁)來探聽對方力量的方向、大小、虛實等變化,并能動地引導對方形成背勢,使對方動作被動,致使對方處于不能靈活運轉(zhuǎn)的不利形勢,發(fā)勁將對方發(fā)出或用拿勁將對方拿住。
達此境界一般需兩年左右。
三成功夫
在二成功夫的基礎(chǔ)上加大運動量,逐漸使動作在腰的帶動下,每著每式、舉手投足,以內(nèi)動催外形。內(nèi)氣不動,外形寂然不動,內(nèi)氣一動,外形隨氣而動。
以心行氣,以氣運身,達到氣遍周身。手指、掌、拳、肘、小臂(分內(nèi)外上下)、肩、胸、背、肚、胯、膝、小腿、腳等身體各個部位之間相吸相系,互相串通。
意到氣到、力到,無處不在,對內(nèi)力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哪個部位需要,就到哪個部位,不需要的地方處于松靜狀態(tài)。體內(nèi)產(chǎn)生了即靈活又集中的內(nèi)力。
與人交手時可達彼挨我何處,我意在何處,處處皆太極,處處皆圓活。可隨化隨發(fā),朋,捋擠按,采肘靠等勁法應(yīng)用靈活自如。
此時已進入了階及神明階段,即拳論: “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 意思是在此境界前須師父身演口授,之后,只要堅持不懈研習,功夫會步步高升,勇猛精進。
達此境界,需苦熬苦練,甚至常常通宵達旦,三年之余方可技藝上身。就是古訓的“三年一小成”。
四成功夫
行功走架,外形看如駕云踩霧,柔似蛇,活如魚,神意合一,綿綿不斷,氣宜鼓蕩,活靈活現(xiàn);內(nèi)力感覺,體厚身渾,充盈十足。
開勁有藕斷絲連之象,旁觀者可細細看出演練者兩手之間似有一些粘絲相連;合勁有氣斂入骨,手臂堅硬如鐵之功。肌膚光滑,富有彈性。
聽勁準,反應(yīng)快。遇來力,可引化使其栽仆倒地;發(fā)勁可是對手踉蹌跌出數(shù)米之外;揮臂散打,如刀削斧砍,受者疼痛難忍,身法散亂,門戶打開,破綻百出,只有挨打之態(tài),毫無還手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