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一門博大精深的武功,不僅可以鍛煉人的身體,同時也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作為太極拳的愛好者,想要將太極拳練好,就需要把握一定的要領和方法,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講講如何學習太極拳以及當中的技巧有哪些。
練習太極拳,重要的是把握要領,在此基礎上加以練習才會有所進步。
練習太極拳的要領是意、身、形、法、步,練習太極拳,盡管好處很多,但必須注意要領才能達到目的,其要領主要如下。
(1)要始終保持平靜,排除雜念,全神貫注,用意識指導動作。
太極拳強調意念和心態(tài)的作用,這兩者可以提高我們對太極拳的思想認識。
(2)要氣沉丹田,動作柔緩均勻、連貫圓活,用意不用力,全身肌肉放松。
(3)要“以腰為軸”,即腰是各種動作的中軸,宜始終保持中正直立。虛實變化皆由腰轉動,故腰宜松、宜正直。腰松則兩腿有力,正直則重心穩(wěn)固。
(4)要式式均勻,連續(xù)不斷。也指每節(jié)每式的動作要快慢均勻,而各式之間又是連綿不斷、協調而緊密銜接的。要虛領頂勁,頭頸似向上提升,并保持正直,要松而不僵可轉動;頸正直了,身體的重心就能保持穩(wěn)定。
太極拳的練習要領在于一個“慢”字,我們不能急功近利。
(5)要含胸拔背、沉肩垂肘。胸要含不能挺,肩要沉不能聳,肘要下垂不能抬,全身要自然放松。因此,練太極拳無論什么動作都要做到圓潤而不僵。其運動量可以通過拳術動作的快慢、架子的高低進行調節(jié)。動作慢、架子低,運動量就大;反之,就比較小。練一套簡化太極拳以4~8分鐘為宜;練傳統(tǒng)的楊式太極拳則以9~20分鐘為宜。
一、精神上要用“意”
打太極拳要求全神貫注,注意力高度集中。眼隨手轉,步隨身移;動作連貫、圓活、穩(wěn)健、協調;動中取靜,靜中有動。這些要領,十分有利于大腦功能調整休息。太極拳行拳時要求做到“用意不重用力”,這是太極拳的特點。打拳完全不用力是不可能的,但是,以什么方法用力,方法不同,鍛煉效果也不一樣。“用意不重用力”,是說練拳時,應當多以“意識”“意念”去帶動作,以意識引導動作,而不是靠多用“力氣”(拙力)去求得鍛煉效果。
二、動作上要用“柔”
太極拳是一種“柔性武術”,其動作以柔勁為主。“柔、緩、松”,是太極拳的基本要點。
“柔”的運動方式,可使肌肉用力少,不致過分緊張,對于肌肉鍛煉,對于調節(jié)大腦皮層和植物神經系統(tǒng)功能,有獨到的作用。從鍛煉效果看,可能小一些、慢一些,然而,由于其運動過程、呼吸不會過分急促,體力消耗不會過大過快,因而很適合年老體弱者、有病或者患病初愈的人的需要,是一種合乎生理要求的保健運動。
三、身形上要用“緩”
太極拳要求以慢動作為主。這種“緩”的運動方式有三大好處:緩與柔在動作時密切配合,對調和呼吸有積極的控制作用;“緩”可以節(jié)制體力消耗,是健腦強身的有效方法;同時,“緩”還是“用意識引導動作”的基本要求,動作快了,意識便來不及引導,這也是太極拳必須用慢動作的主要道理。
四、行拳要用“松”
太極拳要求行拳須放松。太極拳的“松”,要求在行拳中做到“無處不松”“無時不松”。這樣,練拳時,不但動作的主要部位,如手腕、臂、肩、胯等部位首位放松,胸、腹、腰、背等處也必須做到“無處不松”。運動時,下肢要承載體重,雖然不能要求全部放松,但也要力求做到自然不緊張,更不能出現“怒目強項”“挺胸拔腰”等緊張姿態(tài)。“松”的好處,首先是不會引起情緒緊張,其次是保證在呼吸運動時,胸腹肌運動不會受到牽制,可以發(fā)揮部肌肉和膈肌運不會受到牽制,可以發(fā)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