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燕達國際健康城 漢慈養(yǎng)生茶 Zenspa 秋季養(yǎng)生 養(yǎng)生茶 養(yǎng)生粥 減肥茶 SPA 足療 防中暑 養(yǎng)生食譜

返回封面 網站首頁任脈圖

任脈示意圖 奇經八脈圖

任脈,“奇經八脈”之一,“任”字,有擔任,任養(yǎng)之意。計二十四穴,分布于面、頸、胸、腹的前正中在線,“手、足三陰脈之?!?。起于會陰穴,陰陽相貫,任脈與督脈必相交,下交于會陰之間,上則交于唇。上至毛際曲骨端,內行腹內入胞中,是為“經絡之?!?。任脈為血海,又與胃脈相會,同時任脈、督脈、沖脈三脈同起于會陰,而任脈走腹部,督脈走背部,沖脈并少陰,分布于胸中。明代《醫(yī)經小學》中奇經八脈歌訣:“任脈起于中極底,上腹循咽承漿里,陰脈之海衽所謂。” 患任脈疾病者的病候:遺尿、遺精、腹脹痛、胃痛、呃逆、舌肌麻庳、疝氣。

本經穴1名1穴,計24穴,分布于面、頸、胸、腹的前正中線上。主治神經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泌尿生殖系統(tǒng)病癥,以及寒性病癥和本經所經過之部位的病癥。

本經穴位:會陰 曲骨 中極 關元 石門 氣海 陰交 神闕 水分 下脘 建里 中脘 上脘 巨闕 鳩尾 中庭 膻中 玉堂 紫宮 華蓋 璇璣 天突 廉泉 承漿

(1) 會陰 RN1 Huì yīn

[定位]在會陰部,男性當陰囊根部與肛門連線的中點,女性當大陰唇后聯合與肛門連線的中點。

[解剖]在球海綿體中央,有會陰淺、深橫肌;有會陰動、靜脈分支;布有會陰神經分支。

[主治]溺水窒息,昏迷,癲狂,驚癇,小便難,遺尿,陰痛,陰癢,陰部汗?jié)?,脫肛,陰挺,疝氣,痔疾,遺精,月經不調。

[配伍]配神門治癲狂癇;配水溝治溺水窒息;配十宣急救昏迷;配蠡溝治陰癢、陰痛(濕熱下注型);配歸來、百會治陰挺(中氣下陷型);配承山治痔瘡、脫肛;配支溝、上巨虛治便秘;配中極治遺尿、淋癥;配關元治遺精。

[刺灸法]直刺0.5~1寸,孕婦慎用;可灸。

[附注]任脈別絡,俠督脈、沖脈之會。

(2) 曲骨 RN2  Qū gǔ

[定位]在下腹部,當前正中線上,恥骨聯合上緣的中點處。

[解剖]在腹白線上;有腹壁下動脈及閉孔動脈的分支;布有髂腹下神經分支。

[主治]少腹脹滿,小便淋瀝,遺尿,疝氣,遺精陽痿,陰囊濕癢,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痛經。

[配伍]配腎俞、志室、大赫、關元、命門治陽萎、遺精(腎氣虛型);配膀胱俞、腎俞、次髎、陰陵泉、蠡溝治陽萎、遺精、癃閉、淋癥、陰癢、濕疹、帶下(濕熱下注);配中極、關元、腎俞治腎虛、遺尿、小便不利;配關元、命門、陰交(針補法或灸)治宮寒不孕、痛經。

[刺灸法]直刺0.5~1寸,內為膀胱,應在排尿后進行針刺;可灸。

[附注]任脈、足厥陰之會。

(3) 中極 RN3  Zhōng jí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4寸。

[解剖]在腹白線上,深部為乙狀結腸;有腹壁淺動、靜脈分支,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布有髂腹下神經的前皮支。

[主治]小便不利,遺溺不禁,陽痿,早泄,遺精,白濁,疝氣偏墜,積聚疼痛,月經不調,陰痛,陰癢,痛經,帶下,崩漏,陰挺,產后惡露不止,胞衣不下,水腫。

[配伍]配大赫、腎俞、陰交、三陰交、次髎治陽萎、早泄、遺精、白濁、月經不調、痛經崩漏、產后惡露不止、胞衣不下、陰挺等癥(腎氣虛型);配陰谷、氣海、腎俞治遺溺不止;配大敦、關元、三陰交治疝氣偏墜;配水分、三焦俞、三陰交、氣海、委陽治水腫;中極透曲骨、配三陰交、地機治產后、術后尿潴留;中極透曲骨、配氣海、膻中、足三里治尿潴留(老年人氣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足三陰、任脈之會。

(4) 關元 RN4  Guān yuán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

[解剖]在腹白線上,深部為小腸;有腹壁淺動、靜脈分支,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布有第十二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主治]中風脫證,虛勞冷憊,羸瘦無力,少腹疼痛,霍亂吐瀉,痢疾,脫肛,疝氣,便血,溺血,小便不利,尿頻,尿閉,遺精,白濁,陽萎,早泄,月經不調,經閉,經痛,赤白帶下,陰挺,崩漏,陰門瘙癢,惡露不止,胞衣不下,消渴,眩暈。

[配伍]配氣海、腎俞(重灸)、神闕(隔鹽灸)急救中風脫證;配足三里、脾俞、公孫、大腸俞治虛勞、里急、腹痛;配三陰交、血海、中極、陰交治月經不調(沖任不固,針用補法);配中極、大赫、腎俞、次髎、命門、三陰交治男子不育癥、陽萎、遺精、早泄、尿頻、尿閉、遺尿(腎陽虛衰、針補法或艾灸);配太溪、腎俞治泄痢不止、五更泄。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足三陰、任脈之會。

(5) 石門 RN5 Shí mén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2寸。

[解剖]在腹白線上,深部為小腸;有腹壁淺動、靜脈分支,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布有第十一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主治]腹脹,泄利,繞臍疼痛,奔豚疝氣,水腫,小便不利,遺精,陽萎,經閉,帶下,崩漏,產后惡露不止。

[配伍]配陰陵泉、關元、陰交治四肢水腫、小便不利(腎氣不化);配腎俞、三陰交治遺尿;配關元、天樞、氣海、足三里治腹脹泄瀉、繞臍痛;配大敦、歸來治疝氣;配三陰交、帶脈穴治崩漏、帶下。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孕婦慎用。

[附注]手少陽之募穴。

(6) 氣海 RN6 Qì hǎi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

[解剖]在腹白線上,深部為小腸;有腹壁淺動脈、靜脈分支,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布有第十一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主治]繞臍腹痛,水腫鼓脹,脘腹脹滿,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禁,癃淋,遺尿,遺精,陽萎,疝氣,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崩漏,帶下,陰挺,產后惡露不止,胞衣不下,臟氣虛憊,形體羸瘦,四肢乏力。

[配伍]配三陰交治白濁、遺精;配關元治產后惡露不止;配灸關元、膏肓、足三里治喘息短氣(元氣虛憊);配關元、命門(重灸)、神闕(隔鹽灸)急救中風脫證。配足三里、脾俞、胃俞、天樞、上巨虛治胃腹脹痛、呃逆、嘔吐、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止(脾氣虛弱);配足三里、合谷、百會治胃下垂、子宮下垂、脫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孕婦慎用。

[附注]肓之原穴。

(7) 陰交 RN7  Yīn jiāo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寸。

[解剖]在腹白線上,深部為小腸;有腹壁淺動脈、靜脈分支,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布有第十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主治]繞臍冷痛,腹?jié)M水腫,泄瀉,疝氣,陰癢,小便不利,奔豚,血崩,帶下,產后惡露不止,小兒陷囟,腰膝拘攣。

[配伍]配陰陵泉、帶脈穴治赤白帶下;配子宮穴、三陰交治月經不調、崩漏;配大腸俞、曲池治臍周作痛;配天樞、氣海治腹脹腸鳴、泄瀉。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孕婦慎用。

[附注]任脈、沖脈、少陰之會。

(8) 神闕 RN8 Shén què

[定位]在腹中部,臍中央。

[解剖]在臍窩正中,深部為小腸;有腹壁下動、靜脈;布有第十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主治]中風虛脫,四肢厥冷,尸厥,風癇,形憊體乏,繞臍腹痛,水腫鼓脹,脫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婦女不孕。

[配伍]配三陰交治五淋;配公孫、水分、天樞、足三里治泄痢便秘、繞臍腹痛(脾腎不和);配長強、氣海、關元治脫肛、小便不禁、腎虛不孕癥;神闕(隔鹽灸)配關元、氣海(重灸)治中風脫證。

[刺灸法]禁刺;可灸。

(9) 水分 RN9 Shuǐ fēn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1寸。

[解剖]在腹白線上,深部為小腸;有腹壁下動脈、靜脈分支,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布有第八、九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主治]腹痛,腹脹,腸鳴,泄瀉,翻胃,水腫,小兒陷囟,腰脊強急。

[配伍]配天樞、地機治腹水;配內關治反胃嘔吐;配中封、曲泉治臍痛;配脾俞、三陰交治浮腫。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10) 下脘 RN10 Xià wǎn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2寸。

[解剖]在腹白線上,深部為橫結腸;有腹壁上、下動、靜脈交界處的分支;布有第八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主治]脘痛,腹脹,嘔吐,呃逆,食谷不化,腸鳴,泄瀉,痞塊,虛腫。

[配伍]配天樞、氣海、關元、足三里(針灸并用)治急性菌痢。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足太陰、任脈之會。

(11) 建里 RN11 Jiàn lǐ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3寸。

[解剖]在腹白線上,深部為橫結腸;有腹壁上、下動、靜脈交界處的分支;布有第八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主治]胃脘疼痛,腹脹,嘔吐,食欲不振,腸中切痛,水腫。

[配伍]配內關治胸中苦悶;配水分治肚腹浮腫。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12) 中脘 RN12 Zhōng wǎn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解剖]在腹白線上,深部為胃幽門部;有腹壁上動、靜脈;布有第七、八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主治]胃脘痛,腹脹,嘔吐,呃逆,翻胃,吞酸,納呆,食不化,疳積,膨脹,黃疸,腸鳴,泄利,便秘,便血,脅下堅痛,虛勞吐血,哮喘,頭痛,失眠,驚悸,怔忡,臟躁,癲狂,癇證,尸厥,驚風,產后血暈。

[配伍]配百會、足三里、神門治失眠、臟躁;配膻中、天突、豐隆治哮喘;配梁丘、下巨虛治急性胃腸炎;配肝俞、太沖、三陰交、公孫治療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配上脘、梁門(電針20分鐘)治膽道蛔蟲癥;配陽池、胞門、子戶(針灸并用),治腰痛、痛經、月經不調(子宮不正);配氣海、足三里、內關、百會治胃下垂。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胃經募穴,八會穴之腑會,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任脈之會。

(13) 上脘 RN13 Shàng wǎn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5寸。

[解剖]在腹白線上,深部為肝下緣及胃幽門部;有腹壁上動、靜脈分支;布有第七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主治]胃脘疼痛,腹脹,嘔吐,呃逆,納呆,食不化,黃疸,泄利,虛勞吐血,咳嗽痰多,癲癇。

[配伍]配豐隆治納呆;配天樞、中脘治噯氣吞酸、腹脹、腸鳴、泄瀉。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任脈、足陽明、手太陽之會。

(14) 巨闕 RN14  Jù què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6寸。

[解剖]在腹白線上,深部為肝臟;有腹壁上動、靜脈分支;布有第七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主治]胸痛,心痛,心煩,驚悸,尸厥,癲狂,癇證,健忘,胸滿氣短,咳逆上氣,腹脹暴痛,嘔吐,呃逆,噎嗝,吞酸,黃疸,泄利。

[配伍]配內關治心絞痛;配章門、合谷、中脘、內關、足三里治呃逆;配足三里、膻中、內關、三陰交、心平穴、心俞治療急性心肌梗塞;配內關、人中治癲狂癇證;配神門治失眠健忘。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心經募穴。

(15) 鳩尾 RN15  Jiū wěi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胸劍結合部下1寸。

[解剖]在腹白線上,腹直肌起始部,深部為肝臟;有腹壁上動、靜脈分支;布有第六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主治]心痛,心悸,心煩,癲癇,驚狂,胸中滿痛,咳嗽氣喘,嘔吐,呃逆,反胃,胃痛。

[配伍]配梁門、足三里治胃痛;配三關、足三里治嘔吐。

[刺灸法]斜向下刺0.5~1寸;可灸。

(16) 中庭 RN16  Zhōng tíng

[定位]在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5肋間,即胸劍結合部。

[解剖]有胸廓(乳房)內動、靜脈的前穿支;布有第五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主治]胸腹脹滿,噎嗝,嘔吐,心痛,梅核氣。

[配伍]配俞府、意舍治嘔吐。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17) 膻中 RN17  Dàn zhōng

[定位]在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解剖]在胸骨體上;有胸廓(乳房)內動、靜脈的前穿支;布有第四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主治]咳嗽,氣喘,咯唾膿血,胸痹心痛,心悸,心煩,產婦少乳,噎嗝,膨脹。

[配伍]配曲池、合谷(瀉法)治急性乳腺炎;配內關、三陰交、巨闕、心平、足三里治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配中脘、氣海治嘔吐反胃;配天突治哮喘;配乳根、合谷、三陰交、少澤、灸膻中治產后缺乳;配肺俞、豐隆、內關治咳嗽痰喘;配厥陰俞、內關治心悸、心煩、心痛。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附注]心包經之募穴,八會穴之氣會。

(18) 玉堂 RN18  Yù táng

[定位]在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3肋間。

[解剖]在胸骨體中點;有胸廓(乳房)內動、靜脈的前穿支;布有第三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主治]膺胸疼痛,咳嗽,氣短,喘息,喉痹咽腫,嘔吐寒痰,兩乳腫痛。

[配伍]玉堂透膻中、內關、胸夾脊(T1-5 )治療胸痹。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19) 紫宮 RN19  Zǐ gōng

[定位]在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2肋間。

[解剖]在胸骨體上;有胸廓(乳房)內動、靜脈的前穿支;布有第二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主治]咳嗽,氣喘,胸脅支滿,胸痛,喉痹,吐血,嘔吐,飲食不下。

[配伍]配玉堂、太溪治呃逆上氣、心煩。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20) 華蓋 RN20  Huá gài

[定位]在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1肋間。

[解剖]在胸骨角上;有胸廓(乳房)內動、靜脈的前穿支;布有第一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主治]咳嗽,氣喘,胸痛,脅肋痛,喉痹,咽腫。

[配伍]配氣戶治脅肋疼痛。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21) 璇璣 RN21  Xuán jī

[定位]在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天突下1寸。

[解剖]在胸骨柄上;有胸廓(乳房)內動、靜脈的前穿支;布有鎖骨上神經前支。

[主治]咳嗽,氣喘,胸滿痛,喉痹咽腫,胃中有積。

[配伍]配鳩尾治喉痹咽腫。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22) 天突 RN22  Tiān tū

[定位]在頸部,當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

[解剖]在左右胸鎖乳突肌之間,深層左右為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狀肌;皮下有頸靜脈弓、甲狀腺下動脈分支;深部為氣管,再向下,在胸骨柄后方為無名靜脈及主動脈弓;布有鎖骨上神經前支。

[主治]咳嗽,哮喘,胸中氣逆,咯唾膿血,咽喉腫痛,舌下急,暴喑,癭氣,噎嗝,梅核氣。

[配伍]配定喘穴、魚際治哮喘、咳嗽;配膻中、列缺治外感咳嗽;配內關、中脘治呃逆;配廉泉、涌泉治暴喑;配豐隆治梅核氣;配少商、天容治咽喉腫痛;配氣舍、合谷治地方性甲狀腺腫大。

[刺灸法]先直刺0.2-0.3寸,然后沿胸骨柄后緣,氣管前緣緩慢向下刺入0.5~1寸;可灸。

[附注]陰維、任脈之會。

[注意]本穴針刺不能過深,也不宜向左右刺,以防刺傷鎖骨下動脈及肺尖。如刺中氣管壁,針下有硬而輕度彈性的感覺,病人出現喉癢欲咳等現象;若刺破氣管壁,可引起劇烈的咳嗽及血痰等現象。如刺中無名靜脈或主動脈弓時,針下可有柔軟而有彈力的阻力或病人有疼痛感覺,應即退針。

(23) 廉泉 RN23  Lián quán

[定位]在頸部,當前正中線上,結喉上方,舌骨上緣凹陷處。

[解剖]在甲狀軟骨和舌骨之間,深部為會厭,下方為喉門,有甲狀舌骨肌、舌肌;有頸前淺靜脈,甲狀腺上動、靜脈;布有頸皮神經,深層有舌下神經分支。

[主治]舌下腫痛,舌根急縮,舌縱涎出,舌強,中風失語,舌干口燥,口舌生瘡,暴喑,喉痹,聾啞,咳嗽,哮喘,消渴,食不下。

[配伍]配金津、玉液、天突、少商治舌強不語、舌下腫痛、舌緩流涎、暴喑。

[刺灸法]直刺0.5-0.8寸,不留針;可灸。

[附注]陰維、任脈之會。

(24) 承漿 RN24  Chéng jiāng

[定位]在面部,當頦唇溝的正中凹陷處。

[解剖]在口輪匝肌和頦肌之間;有下唇動、靜脈分支;布有面神經及頦神經分支。

[主治]口眼喎斜,唇緊,面腫,齒痛,齒衄,齦腫,流涎,口舌生瘡,暴喑不言,消渴嗜飲,小便不禁,癲癇。

[配伍]配委中治衄血不止;配風府治頭項強痛、牙痛。

[刺灸法]斜刺0.3~0.5寸;可灸。

[附注]足陽明、任脈之會。

十二經絡圖分類
奇經八脈圖分類
CopyRight © 2009-2010 39y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