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的形象猶如貓走路一般,故有“邁步如貓行”之說。其具體作法及要求如下。
(一)設從預備式(無極樁)開始,如欲進右步,先把左腳尖外撇30度至45度,隨即將身體移于左腳承擔,屈膝坐實,使全身穩(wěn)立在左腳上。
(二)承上動不停,提起右腳移于左腳內(nèi)側(cè)。
(三)承上動不停,右腳繼續(xù)以膝領勁將膝提高至與胯平。膝部以下的小腿及腳部要放松,聽其自然地垂吊著。隨著提膝動作,身體自然略微上升。
(四)提膝到位后,隨即伸腿出步。在出步的過程中,腳尖逐漸由垂吊朝下狀態(tài)翹起朝上,同時,由腳跟領勁向前蹬出。
(五)出步到達目的后,腳跟先落地。隨著出步、落地的動作,身體自然略微下蹲。這個下蹲幅度應與前面提膝時身體略升的幅度相等,兩相抵消,從而保持在整個走步運動中的立身高度不變。前腳落地,不要與后腳擺在一條直線上,而要左右分開約兩拳寬的橫距,以利于站穩(wěn)。
(六)承上動不停,即由前腿弓、后腿伸,并以后腳跟蹬地發(fā)力(力發(fā)于跟)把身體推進。同時,前腳逐漸由腳跟著地變成全腳著地。進身到位后,即成弓步式。
這一動應注意,前腿弓和后腿伸,要求同時同速動作,使身體沿著水平推進。很多人易犯下面毛病,先將后腿伸起,身體隨之一升;后將前腿弓落,身體隨之一降。因而削弱了步法的鍛煉。
以上是進第一步,跟著如法提后腳進第二步、第三步……,一步一步地不斷前進。隨著動作的熟練,自然可以隨意轉(zhuǎn)彎,這時,左顧、右盼的步法也就在其中了。在練走步的初期,兩手不必附加動作,聽其自然垂吊于身旁即可,以免分散精力。
不過,兩手雖無動作,也不要僵著不動(緊張),仍應放松,使之隨著動步而自然地(不是故作)擺動。或者兩手叉腰亦可。走步運動是很有規(guī)律的,正好與有規(guī)律的呼吸配合一致,一步一呼吸,提步時吸,出步時呼。
不過,如果初時配合有困難,也可以暫時不管它。由于走步的本身,對健身、走架都有積極的意義,有些拳家嘗到了它的甜頭,每天寧可少練一趟拳,也要堅持練走步。
太極走步注意要點
第一,起落要輕靈
這是步法的核心功夫。掌握好輕起輕落、點起點落、緩起緩落的步法原則。既要把握“貓步”中輕靈、柔和、敏捷、無聲無息、“軟著陸”的特點,又要領會“邁步如臨淵”時,思想高度集中,謹慎小心,輕緩、窺探,隨時可以收回、邁出的精神。同時,還應勻速、連貫、綿綿不斷。
反之,步法太沉重則會影響自己的放松狀態(tài)。
第二,落腳的方位要準確
這是檢驗拳式是否規(guī)范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每個動作都應按照基本要求,把腳落到應落的位置。準則是“四正四隅”。即東、西、南、北四個正方向為基本方位;東北、東南、西南、西北四個與正東、正西方向線形成夾角45°者,為中間方位、為斜方向。在四個斜方位中,還有兩種情況,一是在套路行進方向線左或右,成夾角約30°者,稱作“稍偏××”。
二是夾角小于30°者,稱作“偏×”,這是以“八卦”“五行”來表示太極拳定勢的方位,也是太極拳獨特的人體空間定位坐標。既符合人體機理活動規(guī)律,又能使動作變換自如。
因此,行拳時必須朝上述四個正方向前進、后退,或某個斜方向斜進、斜退,不可偏離。如失于準確,則會造成“差之毫厘,謬之千里”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