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味覺有時候我們可以從臉色看出來。就像是健康也能從臉部看出來一樣??谖秾ξ覀兡槻康难髁坑心男┯绊懩?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日本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人對某種食物的味覺感受會反映在臉部皮膚的血流量上,可以通過檢測臉部血流量的變化來判斷某人是否喜歡某種口味。
害羞的時候會臉紅,特別生氣的時候則會臉色鐵青。東京工業(yè)大學和廣島大學的研究人員從中獲得了靈感,認為“臉色”也會反映一個人的味覺上的好惡。不過他們不是通過肉眼觀察,而是用儀器來檢測臉部皮膚血流量等指標。
研究小組讓15名測試對象分別品嘗少量的橙汁、清湯、苦茶、咖啡、辣椒油和水,同時檢測他們面部各部位血流量和血壓的變化。結果發(fā)現(xiàn),口味確實影響到人們的臉部血流量。
人的味覺主觀嗜好尺度可被分為11個等級。在品嘗多數(shù)人都覺得好喝的橙汁和清湯時,測試對象眼瞼部的血流量平均增加了14%,而品嘗普遍被認為很難喝的苦茶時,他們鼻部和額頭的血管平均收縮了約4%。這意味著味覺好惡度是“可測量”的。
這一研究成果已經刊登在英國《化學感覺》雜志上。東京工業(yè)大學教授林直亨說,一些疾病患者很難用語言表達意圖,這一技術將來可用于為這類患者提供可口食物,還可用于食品開發(fā)領域。
中醫(yī)教從臉色看健康
都說兩個陌生人見面時,不會出錯的就是談論天氣 而當兩個熟人見面,話題則常常由“臉色”開始———“您今天滿面紅光的,一定是有什么喜事吧?”、“看你臉色蒼白,是不是近沒睡好啊?”
現(xiàn)代人臉色越來越差
“我們把面色分為主色、客色和病色。”錢會南解釋說,所謂主色,就是人一生一成不變的膚色。在黃膚色的基礎上,還是有人會偏黑、偏白、偏黃,這是正常的 但在不健康的時候,出現(xiàn)的黃色、白色、黑色等,就是不健康的。中國人健康的膚色,應該是紅黃隱隱、明潤含蓄。明代表“明亮”,潤代表“潤澤”,含蓄就是夾有血色,這個就是健康的黃色。而不健康的黃色,往往是淡黃、沒有光澤的,就好像是植物缺乏養(yǎng)分和枯萎的樣子。
對于健康的面色,《黃帝內經》中有非常精辟的回答。“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說的是健康的紅色要像白布裹著朱砂,而不能是赭石色 “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健康的白色要像鵝毛一樣充滿光澤,不能像鹽一樣黯淡無光 “青欲如蒼璧之澤,不欲如藍”,說的是青要青得明潤,而不能像藍色那樣晦暗 “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黃膚色要像薄薄的綢緞裹著雄黃、白里透黃,而不是像黃土那樣干燥的黃 “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健康的黑色要像層層刷過的油亮的黑漆,不能像黑炭一樣。
“除了主色之外,臉色還有客色,說的是氣候、飲食、情緒變化、運動、工作環(huán)境等導致的臉色變化。”錢會南說,比如運動后臉會泛紅,寒冷的冬季臉會顯得蒼白,長期在戶外工作,膚色會變黑等,這些也都屬于正常范疇。
“如果按照我的標準‘紅黃隱隱、含蓄明潤’來判別,現(xiàn)在能擁有健康臉色的人實在不多。”錢會南表示,人們的工作壓力增加,生活越來越沒有規(guī)律,熬夜晚起、吃高糖高脂的食品、煙酒不離手,都是可以從臉上顯露出來的。而記者隨機調查的20人也表示,幾乎都在某一時期被身邊人指出“臉色不佳”,尤其在生病、熬夜、醉酒后,“似乎第二天,所有人都能看出來。”周女士就告訴記者,在經期或是工作比較繁重的年底,常常被別人說臉色“難看”,“有時會用粉底,但會顯得臉更蒼白,反而更不自然。”
其實,臉色除了可以反映身體健康程度,還可以反映一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上海市心理行業(yè)協(xié)會會長王裕如認為,面色恰到好處的紅潤會讓人覺得精力充沛、快樂開朗 如果面色蒼白或蠟黃,會讓人覺得沒有沖勁和斗志,在工作上,人們一般也不愿意和這樣的人合作 如果面色鐵青,會讓人覺得過于嚴肅或陰沉,難于溝通 如果面色過紅,會讓人覺得此人沖動、不夠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