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有時候突然覺得惡心想吐,吐也吐不出來,反正就非常難受,這是為什么呢?惡心是什么原因?qū)е碌哪?中醫(yī)治如何治療惡心的呢?今天小編就帶來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惡心想吐這樣的事情我們經(jīng)常會發(fā)生,特別是在我們暴飲暴食之后或者吃了一些不衛(wèi)生的食物后就更加多見了。這和我們胃部無法消化,從胃部無法消化有關(guān)。
但是有時所吐無物,盡有一些酸性胃液,此時會感到口渴、胃痛、身體倦怠、食欲不振。尤其是參加舞會或各種餐會,在暴飲暴食之后都會有些不適之感,相信這是大家都有過的經(jīng)歷。
急性胃炎也因體質(zhì)而有很大差異。因?yàn)槲改c虛弱、過度操勞、精神不定等等也可能產(chǎn)生急性胃炎。所以同樣的食物給不同的人吃喝,并非每位都會因急性胃炎而感到惡心。如果將急性胃炎視為短暫之癥而不加治療,則有可能變成慢性胃炎或是胃潰瘍等病癥,因此必須加以重視。
急性胃炎的癥狀雖然有點(diǎn)急,但是只要我們治療的好,還是會恢復(fù)的快了,我們不要太擔(dān)心。但是它依然是給生活不規(guī)則、飲食不定量的人一個教訓(xùn)。
指壓法治療惡心的穴位
指壓“中脘”左右2厘米處穴位,對急性惡心、嘔吐也具有莫大功效。指壓時,先平躺并放松肌肉,按胸骨下端和肚臍之間的“中脘”,也會使胃感到舒服,方法同前,連續(xù)重復(fù)10次。
惡心的癥狀及治療方法
什么是惡心中醫(yī)
惡心是指胃中不舒,時時泛惡,欲吐不吐的癥狀。常與嘔吐相伴,但亦有惡心而不嘔吐的?!吨T病源候論·惡心》有:“心中淡淡然欲吐,名日惡心。”《丹溪心法·惡心》云:“惡心有痰、有熱、有虛,皆用生姜,隨癥佐藥。……惡心欲吐不吐,心中兀兀,如人畏舟船,宜大半夏湯或小半夏加茯苓湯,或理中湯加半夏亦可。.
惡心怎么引起
胃寒惡心與胃熱惡心
二證一寒一熱。胃寒者。或由素體中焦陽虛不足,或因過食寒涼而戕傷胃氣,前者病程長而虛證明顯,后者病程短而無明顯虛象。惡心而常兼胃痛,胃陽不足,寒濕不化。故時泛清水、涎沫,遇寒則諸癥加重,得暖則緩解。中陽不足者,則有食少,便溏,少氣,困倦,舌淡。脈弱等中焦陽虛不足之癥狀。治當(dāng)溫中散寒降逆,方用附子理中湯加減,或是茱萸湯加減。胃熱惡心,或由素嗜膏粱厚味,里熱內(nèi)盛,或感冒暑熱,外邪入里,以致胃熱氣逆惡心,遂有口臭,吞酸,溲赤,便秘,苔黃,脈數(shù)等熱證表現(xiàn)。治療里熱內(nèi)盛惡心可用承氣湯類加減,而暑熱入里惡心可用竹葉石膏湯加減。
胃陰虛惡心
惡心常伴劇烈嘔吐,或出現(xiàn)于劇烈嘔吐之后,多由于熱病后期,或經(jīng)大手術(shù)后,胃陰嚴(yán)重不足,遂致劇烈惡心嘔吐,不能飲食,甚至水入即吐,口滿、舌紅、脈細(xì)數(shù),一派胃陰不足之癥狀明顯,治療應(yīng)養(yǎng)胃陰、降逆氣。方用益胃湯合橘皮竹茹湯加減。
肝胃不和惡心與傷食惡心
肝胃不和者,乃肝氣郁滯,橫逆犯胃所致,故必兼有胸悶,脅痛,口苦,咽干,脈弦等肝氣郁滯癥狀,治當(dāng)疏肝和胃,方用柴平揚(yáng),或四逆散合二陳湯加減。傷食惡心,乃暴食傷胃所致,致使胃氣不降,上逆而為惡心,治當(dāng)消食導(dǎo)滯,方用楂曲平胃散,或枳實(shí)導(dǎo)滯丸等方加減。
總之,“此證之因,則有寒、有食、有痰飲、有穢氣、有火邪、有陰濕傷胃、或傷寒瘧痢諸邪之在胃口者,皆得有之。若欲察之,但當(dāng)察其虛實(shí)寒熱。則盡之矣。蓋實(shí)邪惡心者,邪擊則止。其來速其去亦速。虛邪惡心者,必得胃氣大復(fù),其病方愈”。
惡心診斷標(biāo)準(zhǔn)
常見證候
胃寒惡心:惡心或時兼冒痛,或不時泛惡清水、涎沫,得曖則感舒適,遇寒則諸癥加重,且有食少,便赭,少氣,困倦,舌淡,脈弱等癥狀。
胃熱惡心:惡心,或時兼胃脘曲痛。嘈雜,吞酸,口臭,且有溲赤,便秘,舌苔黃,脈弦或滑。
胃陰虛惡心:惡心,或兼劇烈嘔吐,口渴欲飲,或飲水即吐,不能食,短氣,困倦,舌紅少苔,脈細(xì)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