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茱萸配伍應(yīng)用
配黃連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清心除煩,吳茱萸溫中散寒,下氣止痛,降逆止嘔,殺蟲。
黃連苦寒瀉 火,直折上炎之火勢(shì),吳茱萸辛散溫通,開郁散結(jié),除 逆止嘔。
二藥伍用,有辛開苦降,反佐之妙用,以黃連之 苦寒瀉肝經(jīng)橫逆之火,以和胃降逆,佐以吳茱萸之辛熱, 同類相求,引熱下行,以防邪火格拒之所應(yīng),共奏清肝和胃制酸之效,以治寒熱錯(cuò)雜諸癥。
《成方便讀》:“吳茱萸 辛熱,能入厥陰……引黃連入肝,一寒一熱,一苦一辛, 同治厥陰氣火有余。”
配黨參
吳茱萸辛苦而溫,芳香而燥,入肝脾胃經(jīng),有良好的暖肝開郁,溫脾燥濕,除逆止痛的作用。
黨參具補(bǔ)氣和中之功。
二藥相配應(yīng)用,溫中寓補(bǔ),功專散寒補(bǔ)虛,即可暖肝,又可暖脾。
可用于嘔逆吞酸,胃痛吐利,本對(duì)藥目前常用于慢性胃炎,慢性腸炎,腸功能紊亂,神經(jīng)性頭痛,美尼而氏證。
配五味子
吳茱萸辛苦大熱,即能入肝中焦溫胃暖脾散寒燥溫,又可走下焦暖肝溫腎。
而療寒疝寒瀉,對(duì)于腎陽虧虛,脾失溫煦,不能健運(yùn)所致的泄瀉,用之甚宜。
五昧子酸溫,有益腎收欲之功,與吳茱萸同用,能助其止瀉之效。
二藥配對(duì),一偏治本,一偏治標(biāo),有較佳的溫?cái)抗虧Γ捎糜谄⒛I兩虛、五便泄瀉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