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太極拳就要從原始太極拳學起,這樣才能學習到正宗的太極拳。太極拳的運動特點是輕靈圓活,那么原始太極拳的規(guī)矩有哪些呢?這是我們今天要隨著太極資料了解的內容。
原始太極拳的規(guī)矩有哪些
正常而言,太極拳的本質是沒有什么區(qū)別的,就是練習內容有所改變而已,在原理和方法上,還有表現(xiàn)形式和神韻上卻有很大不同。
如此,就衍生了各種太極拳支流,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習練方法和習練依據(jù)。因這其中各有其形成的歷史原因,且所追求的目的不一而同。
故筆者以下所談并無抑彼揚此之意,只是欲將所學、所練、所悟做以管窺之見,實是一家之言而已,不足以窺全豹之一二矣!
原始太極拳是歷代前輩總結的精髓,將其內容言簡意賅,作為普通文詞,就是為了方便后人學習,因此,我們在學習中,一定要靜心學習。
我輩不過是橋下拾履,以續(xù)宗風罷了!于實質來說,拳術之道非基于心身而不能,非闡以整體而不全。
所以,人們平日里的身體之動靜本是由內心的支配及反饋而來。拳術怎能不亦復如是?且越是高級之拳術,心身之規(guī)矩越是嚴謹細膩。而拳以“太極”而名之,必是基于“太極”之理,歸于“太極”之機。
其機理誠如《中庸》所謂:“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這樣的中才是真正的中。才是動靜的機關,陰陽的生母。而拳式在起勢之后的演化當中則有動靜開合,吞吐剛柔等等不一之形式存在。此時,練太極拳者又須做到《中庸》所說:“發(fā)而中節(jié)謂之和。”
弄懂中和之義,就更方便的學習太極拳術了,練習中不能去體現(xiàn),也不能違背中和的練習方法,這樣才符合太極拳的真正含義。
“中和”者,即規(guī)矩也。孟子曰:“梓匠輪輿能與人規(guī)矩,不能使人巧。”“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所以,習練拳術欲達方圓之巧妙,須先于功夫上守規(guī)矩而不可。
太極拳之規(guī)矩由整體而言,可粗分內外諸要。內之規(guī)矩在于神、意,氣,外之規(guī)矩在于手、眼、身、步。
于內神須清靜靈明,不可萎靡昏昧。因所練為遵循“太極”之拳,故處處皆不能有違“中和”之意。所以,腦中之精神既不可興奮,也不可壓抑。欲要不興奮也不壓抑,則須心無掛礙,恬靜淡然。我們稱之為放下。
能放下之前所不能放下,方能生發(fā)后面的種種新鮮效果!此乃“不舍不得”之道理。能放下俗事,則神思不走,精神可達初步內斂。將平日散發(fā)出去的精神收斂回來謂之收,這種內斂的精神意識還要很好的作用貫穿于拳式當中,這就是所謂的“精神提起”。
這樣,自然能夠做到下頜微收,喉頭不露(三要猴頭永不拋,問今天下眾英豪),所謂“頂頭懸”是也。反之,則徒有其形,且有強收硬頂之流弊。
拳譜上說:“用意不用力。”為什么要用意不用力?怎么用意不用力?淺見認為,沒有只用意不用力而能運動的。凡事,無論是否下意識,還是潛意識的行為,總是會先有一個內部的意識命令,才會有外部的行動體現(xiàn)。
基于這種很科學的人體運動常理,我們可以在試驗中深刻的體會到,當用力氣去習練太極拳的時候,我們的拳式在變化上就不夠及時。反之,當我們松柔運動的時候,身體的變化就能更好的受著意識的調控。這種變化上的理論精髓在古代稱之為“易”。
即變易。這是源于我們的祖先對宇宙自然,萬事萬物時刻都發(fā)生著或大或小的變化的一種總結。太極拳就是抓住了這個變易,而非追求有多大的力,用多大的力。
所以,拳譜中說:“輕靈活潑求懂勁。”用意結合這種不用拙力,而是于靜、慢之中的習練則是屬于向內開發(fā),拓展。這種習練出來的靈快是意有所去,形有所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