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孩子做情感交流互動
2、把孩子當成朋友,凡事與孩子商量
在家里,你不要事事決斷,一切聽你安排。這樣時間長了,會養(yǎng)成孩子“依賴”的壞習慣。你應該把孩子當成“朋友”,遇到事情,多與孩子商量。
3、把自己變成弱者,凡事要孩子照顧你
你可以說,女兒,今天媽媽身體不舒服,你幫媽媽把碗洗了吧。她一定會欣然同意,因為她覺得那是幫助了你。
假如你不示弱,不把自己變成弱者,很武斷地命令孩子洗碗,可能就得不到這樣的效果。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人才成功的決定因素不僅僅是智商,更重要的是情商。在管理領域里成功的那些人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在學校里被認為智商并不太高的人。
同時,學習的好壞除了與學生本人的智商有關,與他們的情商也有很大的關系。
因為十分聰明的人畢竟占少數(shù),多數(shù)是有待開發(fā)的不太聰明的人,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太聰明的人因為很高的情商,終也會取得成功。
首先,幫助孩子辨識自己的情緒
幫助孩子辨認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會帶來兩個天大的好處。
首先,孩子可以從中明瞭,接下來要處理的,是自己的情緒,而不是那個“對方”。
也就是說,現(xiàn)在真正該做的事情,不是因自己感到委屈而找對方理論,而是應該意識到,真正的困擾其實是自己的情緒反應,那么隨后該努力的,就是如何調(diào)試情緒,做出合適反應。
其次,孩子可以從中學會換位思考的能力。這次挨打,心理難受,以后就知道了,若去打別人,別人也就會有這樣的感受。
這個深刻的情緒體會,有助提升孩子換位思考的能力。所以從情商教育的角度而言,這會是個一舉兩得的做法。
在協(xié)助孩子辨識情緒之后,接下來,爸爸媽媽就可以再問:“你要不要告訴我發(fā)生了什么事?”
這是個很重要的親子溝通方式,當父母學會發(fā)問及傾聽,孩子就會愿意開口說話,培養(yǎng)良好的親子溝通習慣,會讓彼此的溝通暢行無阻。
第二,幫助孩子發(fā)展負面情緒的管理技巧
在美國有些中小學,在課程中加入冥想的練習,讓孩子坐下,閉上眼睛,意念集中靜坐20分鐘。
而近的實驗發(fā)現(xiàn),靜坐冥想有助降低一個人的焦慮感,而且能夠強化注意力的集中,進一步地提升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