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治療 中醫(yī)分型治療胃病(2)

  2、選擇少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新鮮而含纖維少的蔬菜及水果。

  3、飯菜宜軟爛、容易消化,可粗糧細做。烹調方法可選用蒸、煮、燉、燴等,忌煎炸等。

  4、酒精對胃粘膜有刺激作用,并能損傷胃粘膜防御機制,故應忌酒。

  5、定時進餐,每日三餐。

  當下,越來越多的人患有胃病,嚴重的甚至丟失了性命,為了能夠讓你的胃健康,一定要做好養(yǎng)胃護胃工作。常按四大養(yǎng)胃穴位,會讓你的胃更健康,一起到下文看看吧!

  常按4養(yǎng)胃穴位

  中醫(yī)認為,防止胃痛的發(fā)生,應從病因入手,重在日常保健,如不要過度勞累、注意腹部的保暖、合理飲食、控制情緒等等。養(yǎng)生穴位的按摩,可有效防治胃痛。中脘、足三里、內關、公孫是治療胃痛重要的養(yǎng)生穴位。下面教你中醫(yī)按摩養(yǎng)胃法,快去學學!

  胃痛也叫胃脘痛,是常見疾病,中醫(yī)認為胃脘痛是由胃氣失和、胃絡不通、胃失濡養(yǎng)經絡所過,主治所在引起的,飲食不節(jié)、勞累、受風寒、情志不暢等因素均可誘發(fā)和加重病情。

  防止胃脘痛的發(fā)生,重在日常保健,應該從病因入手,如不讓身體過度勞累,注意腹部的保暖,注意飲食,控制自己的情緒等。也可以按摩養(yǎng)生穴位做做日常保健,如經常按揉中脘、足三里、內關、公孫等穴位。

  內關穴、公孫穴

  內關是人體上的重要穴位。內關在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的地方。公孫在足內側緣,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內關和公孫都是八脈交會穴,八脈交會穴有8個,4個在上肢,4個在下肢。中醫(yī)常把上肢上的一個八脈交會穴和下肢上的一個八脈交會穴相配,組成4對,每一對都有獨特的治病功能。內關和公孫就是專治心、胸、胃病的一對。

  足三里穴

  “肚腹三里留”,足三里是調養(yǎng)脾胃的大穴,也是人體的重要強壯穴,凡是肚腹部位的問題都可以用足三里這個穴位治療。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的位置。

  中脘穴

  中脘是胃的募穴,能夠調動胃經的元氣,六腑的健康問題首選它們對應的募穴治療,胃是六腑之一,所以養(yǎng)胃不能不用胃的募穴中脘。中脘在上腹部,臍中上4寸。

  日常保養(yǎng)胃部,治療胃痛,可以常常按摩這4個養(yǎng)生穴位,也可以用艾灸(隔姜灸的效果更好)的方法常灸它們。胃痛嚴重的時候,可以用拇指分別對這幾個養(yǎng)生穴位用力按揉,同時緩慢地進行腹式呼吸,連續(xù)按揉3~5分鐘便能止痛。

  順便提一下,上述4個養(yǎng)生穴位,對治療嘔吐也有很好的效果。嘔吐也是日常多發(fā)病,飲食不節(jié)、情志不暢、外感寒邪、暈車暈船等都會導致嘔吐,嘔吐的時候,用拇指用力按揉上述4個穴位,每個養(yǎng)生穴位3~5分鐘,能立即止吐。

  胃不好的人一般都是因為平時的一些壞的生活習慣導致的 ,想要養(yǎng)胃的話,我們得養(yǎng)成好的生活習慣才可以。

  健脾宜胃食療

  1、紅棗香菇湯

  用料:水發(fā)香菇、紅棗各50克,精鹽、味精、料酒、姜片、生油適量。

慢性胃炎吃什么好 慢性胃炎的治療 慢性胃炎的病因 
警惕 這類人不能吃香菜
警惕 這類人不能吃香菜香菜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種配菜。經常可以看到煮...
10個簡單小妙招巧治鼻炎
10個簡單小妙招巧治鼻炎鼻炎相信很多的人都不陌生吧。鼻炎的反復發(fā)作是否給...
高血壓的治療與飲食
高血壓的治療與飲食現在由于生活條件的提高,三高人群也逐漸的擴大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