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風濕良藥
冬季南方天氣陰冷潮濕,許多中老年人有風濕困擾的不妨一試中醫(yī)防己黃芪湯。
減緩自然衰老
黃芪能延長家蠶和果蠅的平均壽命,減緩人胎肺二倍體細胞體外培養(yǎng)的自然衰老過程,使細胞壽命延長達98代,對照組僅為61-66代,使壽命延長l/3。對小鼠腎細胞培養(yǎng)也有保護作用。
增強免疫能力
黃芪是中藥中基本的用于提高肺與呼吸系統(tǒng)免疫能力的藥材. 可以用于因免疫力低下導致的虛汗病癥.也可以用于補氣和增進脾臟功能和代謝能力低下;
補氣作用
黃芪是補氣的,比如說話沒勁,走路沒勁,臉色比較白等都是脾肺氣虛的表現(xiàn)。黃芪能補一身之氣,比如上半身氣虛可以用黃芪,下半身氣虛也可以用黃芪。
民間流傳著“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的順口溜,意思是說經常用黃芪泡水當茶喝,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黃芪茶能補中蓋氣,而且補而不膩,可改善氣虛和貧血,增強體質,延年益壽,若熊再加上枸杞、黨參、茯芩等藥材一起沖泡,效果更好。
常見的副作用就是迅速出現(xiàn)“上火”癥狀,如面紅、心煩、睡眠差或失眠、咽痛、血壓升高或頭暈等,甚至使病情加重或逆轉病勢。
臨床上,一般人經常單獨使用黃芪進補或一次性大量進補,那是沒病找病或加重疾病的危險行為。
使用黃芪進補,一般要由少逐漸增加,邊服邊觀察有無上火的表現(xiàn)或身上原有疾病有無加重或是否出現(xiàn)悶、痛的感覺,一旦有則應停用或配藥才能用;如果乏力、多汗或氣喘等癥狀減輕,精神和體力改善而又無上述副作用,可增加用量。
更安全的辦法則是先用黨參,有效而無副作用后再加用或改用黃芪,使用黃芪時采用逐步加量的辦法,以身體能耐受而無副作用為度。安全的辦法是配方使用。
三種腎虛慎用黃芪
腎病屬陰虛,濕熱、熱毒熾盛者用黃芪一般會出現(xiàn)毒副作用,應禁用。因為黃芪性味甘、微溫,陰虛患者服用會助熱,易傷陰動血;而濕熱、熱毒熾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滯邪,使病情加重。如果必須服用黃芪,一定要配伍運用。
陰虛的表現(xiàn)
有手足心熱、口咽干燥、腰酸腰痛、潮熱盜汗、失眠多夢、舌質紅無苔、脈細數(shù)等。濕熱的表現(xiàn):有口苦、口干、舌苔黃膩等。熱毒熾盛的表現(xiàn):有各種化膿性感染,如痤瘡感染、咽部感染、腹膜炎等,表現(xiàn)為滿面通紅、咽紅、咽干、咽痛、口苦口干、唇舌紅絳、舌苔黃燥、脈滑數(shù)等。
陰虛患者使用黃芪,必須配伍養(yǎng)陰藥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參、麥冬、天冬、玉竹等。濕熱患者必須配伍清利濕熱藥,如黃連、茵陳、黃芩等。熱毒熾盛的患者必須配伍清熱解毒藥,如黃連、梔子、大黃、敗醬草等。
需注意用量
黃芪會加重上火的癥狀,又能止汗,故凡外感初起、無汗、食積內停、陰虛陽亢、熱毒熾盛者均不宜用。病人在服用黃芪時不可擅自加大劑量,否則高血壓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的幾率會明顯增加。 所以黃芪泡茶喝也要有個度。
結語:看完本文,相信大家對黃芪的功效與作用以及黃芪的副作用和泡水喝的功效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其實黃芪是一種中藥材,有很多的作用,對人體也有很多的好處和幫助,只要善于利用就能幫助身體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