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藥子為防己科千金藤屬植物,以塊根入藥。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散瘀消腫。用于急性肝炎,細菌性痢疾,急性闌尾炎,胃痛,內出血,跌打損傷,毒蛇咬傷;外用治流行性腮腺炎,淋巴結炎,神經性皮炎。白藥子中的異漢防己堿毒性很低, 有消炎、鎮(zhèn)痛、退熱作用, 與保泰松、漢防己甲素相似.能抑制毛細血管通透性, 但口服作用較差。
脾虛及泄瀉者禁服 | 山烏龜、白藥根、白藥、盤花地不容 |
胃經、歸肺經 | 有小毒、辛、味苦、性涼 |
9~15g | 涼血止血、祛風止痛、清熱解毒 |

塊根呈不規(guī)則團塊或短圓柱形,直徑2~9cm,其下常有幾個略短圓柱形的根相連,稍彎曲,有縊縮的橫溝,根的遠端有時纖細,其后膨大成橢圓形,并常數個相連成念珠狀;根的頂端有根莖殘基。市售品多為橫切或縱切的不規(guī)則塊片,直徑2~7cm,厚0.2~1.5cm,表面棕色或暗褐色,有皺紋及須根痕,切面粉性足,類白色或灰白色,可見筋脈紋(維管束),呈點狀或條紋狀排列。質硬脆,易折斷,斷面粉性。氣微,味苦。
多年生落葉藤本。塊根肥厚,橢圓形或呈不規(guī)則塊狀,長3~10cm,直徑2~9cm。老莖基部稍木質化,有細溝紋,略帶紫色;葉互生;葉柄盾狀著生;葉片圓三角形,或扁圓形,長5~9cm,寬與長近相等或大于長度;先端鈍圓,常具小突尖,基部微凹或平截,全緣或微呈波狀,上面綠色,下面粉白色,兩面無毛,掌狀脈5~9條,紙質?;ㄐ?,單性,雌雄異株;雄株為復頭狀聚傘花序,腋生,總花序梗長1~2cm,花序梗頂端有盤狀花托,約有20朵花;雄花:萼片6(~8),排成2輪;花瓣3,淡綠色,內面有2個大腺體;雄蕊6,花絲合生成柱狀,花藥環(huán)生呈圓盤狀;雌株為單頭狀聚傘花序,腋生,總花梗較短,頂端有盤狀花托;雌花;花被左右對稱;花萼1(~2),生于花的一側;花瓣2(~3);子房球形。核果紫紅色,球形,果梗短,肉質,內果皮直徑4~5mm,背部有4行小橫肋狀雕紋。花期6~7月,果期8~9月。
性狀鑒別:塊根呈不規(guī)則團塊或短圓柱形,直徑2-9cm,其下常有幾個略短圓柱形的根相連,稍彎曲,有縊縮的橫溝,根的遠端有時纖細,其后膨大成橢圓形,并常數個相連成念珠狀;根的頂端有根莖殘基。市售品多為橫切或縱切的不規(guī)則塊片,直徑-7cm,厚0.2-1.5cm,表面棕色或暗褐色,有皺紋及須根痕,切面粉性足,類白色或灰白色,可見筋脈紋(三生維管束),呈點狀或條紋狀排列。質硬脆,易折斷,斷面粉性。氣微,味苦。
以片大、斷面色白、粉性足者為佳。
顯微鑒別:塊根橫切面:木栓層為8-10余列木栓細胞。皮層外側有少數單個或2-4個成群的石細胞,長徑60-90μm,短徑28-52μm;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細小方晶、針晶或棒晶。中柱占根的大部分,為三生構造,有多數外韌型維管束,排列成1-4個同心環(huán),中央的木質部束較大,導管旁有多數纖維束及少數管胞;中柱薄壁細胞含少數細小方晶及棒狀結晶。本品薄壁細胞含多數淀粉粒,單粒圓形或橢圓形,直徑3-17μm,臍點點狀或裂縫狀;復粒由2-3個分粒組成。
理化鑒別
(1)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醇10ml,冷浸過夜,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稀鹽酸4ml溶解,濾過。取濾液1ml,加改良碘化鉍鉀試液2滴,產生大量橙色沉淀;另取濾液1ml,加碘化汞鉀試液2滴,產生大量黃白色沉淀。(檢查生物堿)
(2)藥材的新鮮斷面或粉末,置紫外燈下(254nm),顯淡藍紫色熒光。
(3)薄層色譜取本品粉末4g,加0.1%硫酸80ml冷浸,放置過夜,濾過,將濾液傾入經預處理過的苯乙烯磺酸鈉型樹脂柱(l×22cm),調節(jié)適度的流速,緩緩流出。樣品液流完以后,將樹脂倒出,用蒸餾水洗數次,濾去水分,置盤中干燥(使水分不超過60%)。加入適量10%氨水堿化,靜置20min,置索氏提取器中,加氯仿回流洗脫(至無生物堿反應),氯仿液用水洗至中性,加無水硫酸鈉少量,濾過。濾液蒸干,加氯仿1ml溶解,此液代表脂溶性總生物堿。上述用氯仿回流過的樹脂揮盡氯仿后,加乙醇回流洗脫,收集乙醇液減壓蒸干,加甲醇1ml溶解,此液代表水溶性總生物堿。吸取供試液0.6μl,另以高阿羅莫寧堿、異粉防己堿、小檗胺、輪環(huán)藤寧堿、頭花千金藤堿、木蘭花堿、輪環(huán)藤酚堿為對照品,分別點樣于堿性硅膠G薄層板上。脂溶性總生物堿部分用氯仿一甲醇(10:1),水溶性生物堿部分用氯仿一甲醇一氨水(15:4:1)作展開劑,展開18m,在紫外光燈(254nm)下觀察斑點情況;另用改良碘化鉍鉀一碘化鉀(1:1)混合試液顯色,供試品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的相應位置,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偽品卷葉黃精:為圓形或不規(guī)則的厚片,直徑1.5~4.5厘米,厚1.5~6厘米,多數比正品片小而厚,表面黃棕色,有淺棕色的小點,外皮具環(huán)形節(jié)痕及細皺紋;質硬,斷面灰棕色,無車輪狀木心;雖也氣微,但口嘗味甜而苦。
從以上特征可辨別白藥子的真?zhèn)巍,F代藥理研究表明,白藥子所含的異漢防己堿有消炎、鎮(zhèn)痛、退熱的作用,并能抑制結核桿菌,對酒精中毒亦有良好的解毒作用,而偽品不具這些功效,故不可代正品使用。
1. 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
本品碘甲基化合物有箭毒樣作用, 靜脈注射能抑制離體兔心, 使脾容積增加, 引起狗的血壓下降.其降壓作用的產生是心臟抑制、血管擴張的結果.
2. 對免疫系統(tǒng)的作用
白藥子小劑量時能促進蟾蜍網狀內皮細胞的功能, 大劑量則抑制;與抗原性物質一樣, 它能激活淋巴結, 引起漿母細胞(Plasmablast)及漿細胞之增多并使此等細胞的核糖核酸重量及濃度增加.對某些過敏性休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 其他作用
金線吊烏龜堿在試管內有中度抑制結核桿菌的作用, 但對小白鼠的實驗性結核無確實療效.在臨床治療結核病時, 因其毒性較大而被禁用.對小鼠的四氯化碳中毒的作用(延遲死亡)較甲硫氨酸或葡萄糖醛酸為優(yōu), 對酒精中毒有良好的解毒作用.對破傷風、白喉、肉毒桿菌的外毒素及河豚毒素對小鼠或豚鼠的致死作用也有某些保護作用.對南美所產的毒蛇蛇毒有保護作用.
此外, 白藥子中的異漢防己堿毒性很低, 有消炎、鎮(zhèn)痛、退熱作用, 與保泰松、漢防己甲素相似.能抑制毛細血管通透性, 但口服作用較差。
?、僦挝讣笆改c潰瘍:白藥子1000g,甘草500g,研末,每日三日,每次3g,用開水送服。(《湖南藥物志》)
?、谥闻ご靷喊姿幾?0g,連錢草30g,三七草15g,搗爛敷傷處:㈡湖南藥物志》)
?、壑胃斡不顾喊姿幾?用老糠炒制)9g,車前15g,過路黃、白花蛇舌草、瓜子金、丹參各30g。水煎服。(《江西草藥》)
?、苤物L濕性關節(jié)炎:白藥子30g,蜈蚣蘭、活血丹各15g。黃酒500g,浸3天,每日服2次,每次1調羹,飯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葜稳橹伲喊姿幾訛槟糠?g,煎豬蹄湯調下。(《衛(wèi)生易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