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看似遙遠,但發(fā)生卻很突然。一周前還一起聊天的人可能下周就被檢查出癌癥,而且還是晚期,同時這種現象不是偶然。為此我們不禁有疑問為什么癌癥一發(fā)現就是晚期?該如何去避免呢?
首先,人體內的癌細胞真的難發(fā)現。
我們每個人體內都有癌細胞的存在,但并不會每個人都發(fā)展為惡性腫瘤,在受到輻射、毒素、激素刺激時,才容易出現。
但是較小的腫瘤在體檢時也不容易被檢測到,如直徑小于1公分的腫瘤可能含有十億個癌細胞,如果在早期體檢時被錯過,那么會從一到二,從二到四增殖,這個過程可能快到幾周,慢到幾年、幾十年。
其次并非所有的體檢都能發(fā)現癌癥。
正常的體檢,一般檢查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內臟功能。并不沒有刻意的檢查癌細胞,只是做健康水平的評估。
多種癌癥早期并不會影響血液、尿液以及內臟功能。所以也造成癌癥早期難發(fā)現。
第三,多種癌癥早期沒有癥狀或征兆不明顯。
以肝癌為例,因為肝臟內部并沒有分布痛覺神經,只有當肝癌到了中晚期,癌細胞導致肝臟增大、僵硬,刺激肝包膜時,才會引起疼痛。
第四,人為的隱忍、不注意、不體檢等。
一些癌癥早期表現很容易被混淆,如肝癌、胃癌,可能被當做老胃病。卵巢癌導致的出血可能被當做月經不調、更年期等。這些人為的忽視導致肝臟發(fā)現比較遲。
另外,中國人有一種不生病不體檢的壞習慣。認為體檢而沒有檢查出疾病,是浪費錢。
同時,一些人忽視了自己是癌癥的高危人群。如乳腺癌、卵巢癌、胃癌,都有一定的遺傳性、家族性。
所以,以上三類因素導致癌癥發(fā)現遲、死亡率高。
4種癌癥,容易發(fā)現過遲
1.肺癌
可能第一年胸片正常,的第二年以及是癌癥三期。
近年來肺癌發(fā)生率在增高,對男性而言,肺癌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居首位。初期會出現咳嗽、咳血、胸悶、氣急等,但容易被誤診。
40歲以上的老煙民、長期接觸二手煙、環(huán)境污染嚴重、有肺癌家族病史等人群,都屬于肺癌的高?;颊摺?/p>
2.肝癌
我國是肝癌大國,并且男性患者遠超女性患者。
慢性肝病患者、酗酒人群、肝癌高發(fā)地區(qū)人群,他們都屬于肝癌的高?;颊撸妹?個月體檢一次。
3.卵巢癌
卵巢癌不僅難發(fā)現,死亡率也高。一般患有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的患者,也是卵巢癌的高危人群。并且卵巢癌還具有遺傳性。
目前針對卵巢癌沒有特效的預防和治療方法,只能做好早發(fā)現、早治療,尤其是高危人群。
50歲以上絕經女性,未婚、晚婚、不哺乳、不育女性等,屬于卵巢癌高危人群。
4.胃癌
胃癌在我國所有惡性腫瘤中,發(fā)病率居首。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多發(fā)于50歲以上人群。
萎縮性胃炎、幽門螺桿菌感染、吸煙、高鹽飲食等,都可能屬于高危因素。
高危人群好能夠每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做到早發(fā)現、早治療。
所以,癌癥一發(fā)現即晚期,雖然人為因素不是主要原因,但我們可以明確自己屬于何種癌癥的高危人群,做到早發(fā)現早治療。
本篇文章版權歸三九養(yǎng)生堂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