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宮頸腺癌呢,在我們生活中,想必大家對于宮頸腺癌還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吧,那么大家知道宮頸腺癌病因是什么嗎,宮頸腺癌分化是怎么進行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宮頸腺癌概述
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CIN)發(fā)現(xiàn)有公認的腺體異常沒有,雖然病理學家指出,腺癌和不典型腺共存的情況,但沒有證實這個非典型腺會發(fā)展為腺癌,雖然有自宮頸腺上皮細胞輕度不典型增生逐漸增加,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后,原位宮頸腺癌宮頸上皮瘤變?yōu)榘l(fā)展(宮頸腺上皮內瘤樣病變、寄托)但在實踐中很少使用。
2.宮頸微浸潤腺癌(microinvasive adenocarcinoma)其定義及形態(tài)學標準迄今尚未統(tǒng)一因宮頸管的正常腺體可以延伸至間質,測量這種疾病的穿透深度存在一定困難,故有學者主張采用早期宮頸腺癌(early cervical adenocarcinoma)術語。
3.宮頸浸潤性腺癌。臨床上由于宮頸腺癌多數(shù)向頸管內生長,不易早期發(fā)現(xiàn)而對其癌前病變、微浸潤腺癌的診斷又有一定困難故常將癌前病變、微浸潤腺癌都視為宮頸浸潤性腺癌。
流行病學
赫普勒宮頸腺癌的發(fā)病率的報道占宮頸浸潤癌4%~5%,近年來報道宮頸腺癌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從5%上升到15.1%至18.5%,甚至高達20%~30%報道宮頸腺癌可從18歲到84歲的女性發(fā)生,發(fā)病時平均在49%年齡,多發(fā)生于絕經(jīng)后婦女。
值得注意的是年輕婦女宮頸癌患者中腺癌比例相當高,其中35歲以下年輕婦女的發(fā)病率上升較顯著。Pallack等報道31例20歲以下的宮頸癌患者中78%為腺癌。
1.宮頸原位腺癌的發(fā)生率在上升,發(fā)生率約0.21/10萬占宮頸腺癌的2%~8%。原位腺癌的發(fā)病年齡較輕,平均為35.9~38.4歲。
2.微浸潤腺癌較少見,因診斷標準不一,真正發(fā)生率不詳平均發(fā)病年齡在40歲年齡段的后期。
3.宮頸浸潤性腺癌由于臨床對宮頸癌前病變和微浸潤性腺癌的診斷有一定的困難,絕大多數(shù)宮頸腺癌以頸管生長,不易早期發(fā)現(xiàn),因此臨床上宮頸浸潤性腺癌見。
宮頸腺癌病因
宮頸腺癌的病因尚不清楚,有關發(fā)病因素有人認為有與宮頸鱗癌相似的特點,如早年生殖、生殖生活紊亂多個生殖伴侶,也有與子宮內膜癌相似的特點,不孕少孕者肥胖高血壓及糖尿病比率明顯高于宮頸鱗癌。
也有學者認為宮頸腺癌的發(fā)病因素與宮頸鱗癌不同,認為腺癌的發(fā)生與生殖生活及分娩無多大關系,而可能與內分泌紊亂及服用外源性激素有關。宮頸腺癌多發(fā)生在更年期,與此期體內激素常發(fā)生紊亂有關。
在應用孕激素類藥物及妊娠婦女的宮頸中可見到微腺型腺體增生(microg-landular hyperplasis),這是由于孕激素刺激宮頸內膜柱形細胞下儲備細胞增生并向腺體方向分化,說明腺體增生與孕激素有關。
Qizilbash、Gallup等認為若服高劑量孕酮制劑10年或10年以上,發(fā)生宮頸癌的危險性增高。Gallup報道35例宮頸腺癌中28例曾接受過性激素制劑其中3例曾用雌、孕激素聯(lián)合治療。
有學者還注意到宮頸腺癌與長期服用避孕藥間的相互關系Ireland報道73例宮頸腺癌患者中有8例曾服用避孕藥Gallup報道35例宮頸腺癌患者中有5例曾服用避孕藥1~8年。因多數(shù)材料中病例數(shù)較少故避孕藥與宮頸腺癌的因果關系尚難定論,但值得引起關注。
生物學研究表明,宮頸癌的發(fā)生與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關。在宮頸鱗癌與腺癌組織中均可檢測到HPVDNA,與宮頸癌有關的HPV以16,18和31型為主,但在宮頸鱗癌與腺癌中HPV型別比例卻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