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病人在患病期間不要串門,不要到公共場所,更不要到飲食部門用餐。
慢性肝炎也有傳染性,應同樣注意隔離。對于甲型肝炎病人的密切接觸者要注意觀察,一般觀察45天,沒有發(fā)病的才可視為健康人。
另外,加強對從事飲食業(yè)、托幼工作人員和獻血人員的檢查也是控制傳染源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2、切斷傳播途徑
(1)提倡用流動水洗手;注射時要一人一針一管,用后高壓或煮沸消毒;不使用他人生活用具,搞好個人衛(wèi)生。
(2)非必要時不輸血及血制品;輸血員要進行篩選。
(3)消毒也是切斷傳播途徑,控制、消滅傳染源的另一方法。肝炎病人確診后,病家應及時做一次較徹底的消毒,食具、漱口用具、毛巾等要煮沸30分鐘,家具、物體表面、地面要用3%漂白粉液擦拭。
病人的糞便要用漂白粉(糞便4份,漂白粉1份)或生石灰(糞便1份,生石灰1份)進行攪拌后放2小時倒掉。
病人使用的便器要專用,使用后,用3%漂白粉水浸泡2小時后再洗刷。病人和大家應做到飯前、便后用2%過氧乙酸溶液浸泡洗手2分鐘。
3、保護易感人群
(1)注射人體免疫球蛋白;適用于接觸甲型肝炎的兒童,注射越早越好。
(2)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用于阻斷母嬰傳播。以上兩種都好在醫(yī)生指導下應用。
肝病患者飲食注意事項
1、飲食結構要合理
多食蔬菜、水果,以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纖維素,也助于促進消化功能。肝臟功能減退時常常影響脂肪代謝,所以很多慢性肝炎患者合并有肝炎后脂肪肝。
因此飲食要低脂肪、低糖(過多的糖進入人體內(nèi)易轉(zhuǎn)化為脂肪)、高蛋白。高蛋白飲食要包括植物和動物蛋白,如豆制品、牛肉、雞肉、魚肉等,動植物蛋白質(zhì)要各半搭配。
攝入蛋白質(zhì)在消化后被分解為氨基酸才能吸收,然后在肝臟制造成人類重要的肌肉和血液成分的蛋白質(zhì)。人體有8種氨基酸自身不能制造,一定要由外源供給。
當動植物蛋白質(zhì)每天各半搭配、均衡提供時,可彌補各自的不足,明顯增加蛋白質(zhì)的利用率。適量的植物蛋白質(zhì)能抑制動物性脂肪量,減低對動脈硬化的影響,保證必需氨基酸的充分吸收利用。挑食對肝病康復是不利的。
2、食量要恰當
肝病時消化功能減弱,進食過飽常導致消化不良,也加重肝臟負擔。吃飯八成飽好,暴飲暴食對肝臟、胃腸功能都不利。
3、飲食清淡
炒菜應清淡,少放油,少食生冷、刺激性食品,戒煙戒酒。
結語: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總結的關于肝炎的產(chǎn)生原因以及我們平時該如何預防肝炎的發(fā)生,飲食注意事項等相關知識,想必大家都已經(jīng)了解了吧。希望上面的介紹能夠?qū)Υ蠹矣兴鶐椭?,當然我們平時也要注意個人習慣,多運動。后小編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