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的藥用價值
藥用價值
古籍記載
《本草綱目》:“絲瓜,唐宋以前無聞,今南北皆有之,以為常蔬。二月下種,生苗引蔓延樹竹,或作棚架。其葉大如蜀葵而多丫尖,有細毛刺,取汁,可染綠。其莖有棱,六,七月開黃花,五出,微似胡瓜花,蕊瓣俱黃。其瓜大寸許,長一、二尺,甚則三、四尺,深綠色,有皺點,瓜頭如鱉首。嫩時去皮,可烹可曝,點茶充蔬。老則大如杵,筋絡(luò)纏紐如織成,經(jīng)霜乃枯,滌釜器,故村人呼為洗鍋羅瓜。內(nèi)有隔,子在隔中,狀如栝萎子,黑色而扁。其花苞及嫩葉卷須,皆可食也。”
性味
味甘,性寒,無毒。
歸經(jīng)
入肝、胃經(jīng)。
?、佟兜门浔静荨罚喝胧痔幗?jīng)。
②《本草求真》:入經(jīng)絡(luò),兼入腸、胃。
?、邸侗静菰傩隆罚喝敫?、腎二經(jīng)。[7]
功效主治
能除熱利腸,主治痘瘡不出,乳汁不下。
《陸川本草》:”生津止渴,解暑除煩”。
《采藥書》:“治婦人白帶,血淋膨脹積聚,一切筋骨疼痛。”
宋·陸游《絲瓜》:“絲瓜滌硯磨洗,余漬皆盡而不損硯。”
《學圃雜疏》:絲瓜,北種為佳,以細長而嫩者為美。性寒,無毒,有云多食之能萎陽,北人時啖之,殊不爾。然用其蒂可治小兒痘;汁滴瓶中,能消痰火,其涼可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