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練習太極拳要求以腰為軸,而身體的重要內臟全部聚集在腰部,特別是女人練太極拳教學,可以防治多種疾病。練太極拳的注意事項非常多,下面隨著太極拳養(yǎng)生練習一下吧!
女人多練太極拳的轉腰活動可預防疾病
太極拳運動是用要帶動身體各個部位,包括筋骨肉的運動,而女人練太極拳,不僅能得到良好的醫(yī)療作用,還能提高身體素質。
拳論云;“其根在腳,發(fā)于腿,主宰于硬,形于手指”,“有不得機勢處,身便散亂,必至偏倚,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以腰為軸,催動四肢”。
“命意源頭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間”。如上所說,不難看出,在太極拳鍛煉中,腰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因為腰在人體居于中間部位,是上下體轉動的關鍵,是調整身體重心的中軸,是手足的“推動器”,是打手發(fā)勁的總樞紐。
患有婦科疾病的女性,通過太極拳的腰部訓練,有顯著的治療效果,同時還能幫助你減掉腰部多余的脂肪,讓你輕松擁有芊芊細腰。
太極拳對腰部的要求是要“直”要“松”。作好直腰和松腰,才能使氣沉丹田,“尾閭正中神貫頂”也就隨之而來,太極拳名師陳長興不論是練拳還是站、行、坐、臥,都保持腰直,當時人們稱他為“牌位先生”。
腰直,對初學太極拳的人來說,是不易做到的。但必須向這方面努力,練習日久,逐漸就能做到腰直,腰直則身體轉動時中軸不曲,全身不致?lián)u晃,腰松則身體重心降低,根基穩(wěn)定。
這樣才能做到中正安舒,支撐八面,精砷亦能提得起。否則,腰偏向何方,則何方立即出現(xiàn)俯仰歪斜形象,身易搖晃,足難站穩(wěn),僵勁布滿全身。人的上體重量通過腰部承擔。
愛美之心人人皆有,年輕是女人靚麗的標志,而隨著時光的流逝,歲月在肌膚上留下深深的烙印,女人通過太極腰部的轉動,可以增強肌膚彈性,同時還能減少皺紋。
腰部豎直,才能強而有力,發(fā)勁也放得遠。在太極拳演練時,手足運動,無淪是收或放,都是腰先動,手足隨。這就是“以腰為軸,催動四肢”的練法。不然的話,動作僵硬,難以連貫,怎能符合“一動無有不動”的要求呢?
腰的內部義是腎臟之所在,在外要求腰椎靈活,在內要求腎臟堅實。因為“腎”是藏精之所,故有“腎壯則精足,精足則氣旺,氣旺則神清,神清則目明”之說。由此可見,精、氣、神是三位一體,總機關就在腰腎之間。
醫(yī)師若見到病人目無神采,就知道此人,氣不旺,精不足。一方面用藥調理以壯腎,另方面勸其獨宿以儲精。歷代武術家,沒有不知道“保精強身”之法。所以常練武術的人,一般都是身強體健,精神飽滿,不易衰老,益壽延年。
女人練太極腰增加身體柔韌性
1、增加神經系統(tǒng)的靈敏性
練太極要心靜意定,練拳時必先令大腦皮層休息(心靜),將協(xié)調全身內外器官機能的任務交由中樞神經系統(tǒng)(意定)執(zhí)行,加強了神經系統(tǒng)的靈敏性。
2、暢通經絡、血管、淋巴及循環(huán)系統(tǒng)
因練太極拳的時間不會太短,故能像一般的帶氧運動一樣,能使血氣運行順暢。練了若干時間,會察覺有指尖麻軟發(fā)痹、關節(jié)微響、針刺、腹鳴等感覺。
根據中國醫(yī)學理論認為這是經絡暢通的反應。透過摟拗屈膝絞轉等運動,動脈血管得到適量擠壓及放松,能使血液加速運行,增加氧氣的供應,也促進了淋巴系統(tǒng)的新陳代謝,加強了個人的抵抗力。
3、改進柔韌度、肌力及肌耐力
太極拳多以慢速走圓及弧,配以屈腿半蹲式運動,加上重心交替變換,運行動作又多摟、拗、絞轉,使各肌肉的肌力及肌耐力得以提高;再配合多方向及大幅度之活動如下勢、蹬腳等式子,能改善各關節(jié)的柔韌度。
太極拳中腰的重要作用
腰對于練太極拳來說具有關鍵作用,腰有承上啟下的功能。從行氣來說,腰使上下貫通,又是丹田所系,鼓蕩在于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