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特點 練習太極拳的順序和方法

  太極拳的特點是以柔克剛,練習太極拳要掌握方式方法,怎樣練習太極拳呢?小編為您整理出以下內(nèi)容。太極拳的好處是強身健體,下面我們先看一下太極拳教程的詳細講解吧!

  練習太極拳的順序和方法

  許多人學習太極拳不知道從哪學起,有的人開始便從十三拳式開始,往往要練習很長時間才能入門。

  豈不知,前輩入門初步都先練馬步站樁、川步站樁等,作為基本功夫,練習很長時間,然后才開始練習十三勢拳式,而且練習要從一勢一式開始。

  經(jīng)數(shù)月苦修苦練,直到各勢各式完全純熟,并能應用后,才將單個動作合起來為全套太極拳。其間常有練了數(shù)年,一套拳勢還未完整練成的,更不用說推手、大捋、刀、劍、桿子、散手等等,均非短時間能修成的功夫。

  有的人喜歡從高架學起,有的人喜歡從低架練起,到底哪一種更好呢?這個跟選擇的門派也是有關系的。

  就楊派太極拳的架子而言,常人只知一套(一種),而不知(一種)中,還有高平低三種。初習時為高架子,次習平架子(又稱四平架,即眼平、手平、腳平、襠平),后習低架子。

  而三種架子之中,又分大中小三種。大架子求姿勢開展,合于養(yǎng)生,為昔日楊澄甫所授。中架子求各勢動作,合乎中庸之道,使內(nèi)勁不致過頭,并且綿綿不斷,始終如一,為楊健侯所授。

  小架子求各勢緊湊,動作靈敏而迅速,為楊少侯所授。這三種之中,以小架子為難,每一勢都發(fā)寸勁,所以進退步子很小,手與腰尤須一致。

  學習上述三種架子,費時很久,沒有一年半載是無法練成的,初學太極拳的時候,不要多練,練多就會影響姿勢的準確性。

  除戒求速成外,也忌用力。所謂不速求速傷氣,無力努力傷血,若氣血兩傷則危矣!練非其法,就是每天練(盤)全套架子數(shù)遍,也無效可言。反言之,如練習得法,雖一勢一式,也能得其益處。

  練時必須舌抵上腭,唇齒相合,以鼻呼吸,身體中正,含胸拔背,沉肩垂肘,頭正懸尾,尾閭收住,上下一致。

  落步分虛實,處處求圓滿,周身輕靈,眼神視手之前方,呼吸自然,上下左右相系,陰陽剛柔分清,澄心斂神,無思無慮,而沉氣松力,亦須顧及。因為氣沉則呼吸調(diào)和,力松則拙力消除。

  每勢每式求其外形勢順,內(nèi)部舒適,毫不強梗,如此自能胸膈開展,血氣調(diào)和,對于身心有莫大功益。否則,氣隔胸膈,浮而不定,不僅得不到益處,反而由此引出疾病。

  所以,一套太極拳架子,不論練習者的智慧如何,至少都要學習半年。半年以后,更須教師數(shù)次詳細更正,這也非一年不可。每次練拳勢(盤架子)至少須有三遍。

  因為第一遍練習無非舒展筋骨而已,在兩遍以上,才能增進功夫(養(yǎng)生者可不拘泥遍數(shù),每次半套亦可)。

  練習太極拳的的場所,應當選擇空氣新鮮的地方。初練拳時,拳場宜寬大,如地方狹小,就難以保證拳勢綿綿不斷,又易使姿勢缺陷,而不能保持正確。

  然而,練到功深時,就可以不拘泥于場地大小,即使四塊方磚大小之地,也能練習。甚至坐時臥時,都可練習,這時所練習的是意,而非外式。

  練拳的時間,每天至少兩次,即于清晨起床半小時后和臨睡前1小時,各練一次,每次練習(盤架子)約在20分鐘至25分鐘。練時從第一手(勢)到末一手(勢),都須求其均勻,不可先快后慢,或先慢后快,更不可有缺陷、凸凹斷續(xù)之處。

  勢勢能貫串,用法能悟解,呼吸能自然,內(nèi)外能合一,貴在不需思索,即能綿綿練習。練到完全純熟,精氣神都能顯露,然后可將全套各勢改為左式(即反式)。

太極拳教程 太極拳的好處 太極拳的特點 
警惕 這類人不能吃香菜
警惕 這類人不能吃香菜香菜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種配菜。經(jīng)??梢钥吹街?..
10個簡單小妙招巧治鼻炎
10個簡單小妙招巧治鼻炎鼻炎相信很多的人都不陌生吧。鼻炎的反復發(fā)作是否給...
高血壓的治療與飲食
高血壓的治療與飲食現(xiàn)在由于生活條件的提高,三高人群也逐漸的擴大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