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沉則隨”是太極拳道法自然的典型范例,是太極拳用意不用力、用重量不用力量、要被動不要主動、要流動不要移動。
如何練習太極拳“偏沉則隨”的基本功
一動無有不動等原則的力學根據(jù),是松中生動、借力行拳的具體操作方法,是太極拳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
掌握偏沉則隨運動規(guī)律的關鍵,是要理解偏沉與則隨之間的連動關系。
一、一分為三又含三為一
從偏沉則隨的角度說,拳者應把自身分為偏沉和則隨兩大部分(部位)。
盡管這樣劃分并不具有科學的嚴謹性:第一,偏沉部位也具有則隨的性質,也是隨自身重量、隨地心引力、隨對手之力而偏沉而動作的。
第二,則隨部位也有偏沉的因素,例如,練拳不用手、手隨腰脊走.手臂應屬于則隨的部位,可沉肩、墜肘、坐腕的要領,正是對手臂偏沉的要求。
偏沉與則隨是相對的,很難絕對分開。但是.為了分析偏沉與則隨的連動關系,又不得不分開來說,不得不把偏沉與則隨作為陰陽兩儀來說。至于偏沉中有則隨的性質,則隨中含偏沉的因素,就屬于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了。
偏沉部分為陰.是行拳的動力系統(tǒng)。偏沉部位通過放松,一是降低向上的支撐力,產(chǎn)生向下的松沉力:二是降低向內的拘束九產(chǎn)生向外的膨脹力。
向下放松要松出自身的重量感來,把自身重量中蘊含的位(勢)能釋放出來,轉化為動能,起到發(fā)動機的作用,帶動則隨部位運動。
偏沉部位偏沉,就是舍己從地,順著地心引力走,從而將地心引力引入體內,經(jīng)過轉換,傳給則隨部位,產(chǎn)生運動。則隨部分為陽,是行拳的功能系統(tǒng)。
則隨部位要準確接收偏沉部位傳來的信息并產(chǎn)生相應的運動,同樣必須放松一要松掉笨拙、遲鈍,松出接收信息的靈敏性來。
二要松掉僵硬、呆滯,松出有感即應的隨和性來:要松掉個性、松掉己見,松得像水完全隨著地勢流一樣,完全隨著偏沉部位傳來的運動信息走。
偏沉部位發(fā)出的運動信息是向下和向周圍的,而則隨部位所需要的推動是各個方向、千變萬化的,偏沉部位的勁力信息必須經(jīng)過加工、轉換之后,才是則隨部位運動所適用的。
這個加工、轉換、傳遞信息的部位在太極理論中叫“中“。
中是陰陽相通的橋梁、相連的紐帶、相開的分處、相合的歸宿,是陰陽之間亦陰亦陽又非陰非陽的交錯、重疊之處。
偏沉與則隨之間的中,通過杠桿、力偶、開合等力學加工方式,將偏沉部位的松沉力和膨脹力,加工成收放、繞擺、旋轉等各個方向的力,再傳給則隨部位,形成拳術運動。
偏沉部位借力、中介部位傳力、則隨部位隨動.陰、陽、中三位一體,分工合作。一條龍連動,才是真正的太極拳運動。
二、應當重點關注半身的偏沉
偏沉處為實,則隨處為虛。全身一處自有一處虛實。同樣,處處都有偏沉與則隨的區(qū)別和轉換。
但是,為了化繁為簡、抓大帶小,意念應重點關注半邊身體的偏沉。第一要關注上下兩半身中的半身偏沉。
每動都應先沉肩垂脊坐腰,關注上半身偏沉,為合,再下胯伸腿蹬腳,關注下半身偏沉,為開。上下兩半身依次相繼偏沉,意氣白肩至腳。
如水滲沙,穿骨過肌.順流而下,推動拳勢一合一開、一蓄一發(fā),走出一個完整的太極來。第二要關注左右兩半身中的半身偏沉。左右半身偏沉與上下半身偏沉是一致的,是或左或右半身自肩至腳順流而下,是左右分虛實的偏沉。
左右半身偏沉分兩種情況:一種是上下交叉的半身偏沉,多是在身體重心從偏于一腳移至偏于另一腳時,先偏沉實腳側的上半身,以利于上下相合。
再偏沉另一側(即新實腳側)的下半身,以利于上下相開;另一種是上下相對的半身偏沉,如起勢欲提左腳,先右肩右背右腰依次偏沉,左腳跟離地,再右胯右腿右腳依次偏沉,左腳提起。
第三要關注后腰與前腹的交替偏沉,每動都應是先坐腰斂臀托小腹,即后面腰脊偏沉,為合,再吐臍沉腹托長強,即前面小腹偏沉,為開。
下半身為陰,上半身為陽,腰腹是陰陽之間的“中”。
腰與腹交替偏沉是上下兩半身相繼偏沉的交接轉換動作。是腰脊主宰和丹田賓輔的相互結合與具體操作,是太極本體部位開合陰陽的動作。
總之,練拳應以上下兩半身相繼偏沉為主體、為統(tǒng)領。
同時照顧到左右的虛實分明和腰腹的偏沉帶動,促成意氣勁形的開合伸縮運動。
三、偏沉部位與則隨部位相互作用
有偏沉必然有偏輕。偏輕部位就是則隨部位,就是隨偏沉部位的松沉之力和膨脹之力而動作的部位。
有作用力必然有反作用力,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是兩個對稱部位之間的對稱之力。雖然主要是偏沉部位向則隨部位送力,但則隨部位同時也有反作用力回送給偏沉部位,促其偏沉生力。
按偏沉部位與則隨部位相互對稱的位置和作用分析,有如下四種情況。
通過上下相吸相合的作用,帶動下面則隨部位向上偏輕。
例如,上半身向下偏沉時,通過腰腹這個“中”,通過腰骶向下沉坐、小腹向上提收、腰腹相向相合的方法,提吸下面兩腿皮肉向上偏輕,使涌泉上提、腳底虛離、腿腳氣向上行、上下相向相合。這不但是身心的體驗,而且有科學實驗證明。
有一種特制的磅秤,能隨時自動記錄下所稱之物重量變化過程中的每一個數(shù)字。有人兩手抱著一塊石頭站在稱盤上,將抱著的石頭向下放時,磅秤顯示的重量更輕,說明兩腳向下的蹬力變小。
這與練拳上半身偏沉時自感腿腳氣向上行是一致的。但當人將石頭向上舉時,磅秤記錄的重量更大(更沉),這與練拳人上半身氣向上行時下半身氣向下行,自感腿腳蹬地的力度加大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