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9央視健康之路:王正珍講心肺功能的增強
民福康養(yǎng)生 > 養(yǎng)生節(jié)目 > 央視健康之路
圖文作者:江蘇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責編:戴碧瑩
發(fā)表時間:2024-12-06 13:47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心肺功能是人體心臟泵血及肺部吸入氧氣的能力,而兩者的能力又直接影響全身器官及肌肉的活動,故此十分重要。
什么是心肺功能
人體全身均需要依靠氧氣,以燃燒體內儲存的能量,讓它們變成熱能,器官及肌肉得到熱能才能活動。氧氣由肺部吸入,故肺部容量大小及活動次數便很重要;而心臟則負責把氧氣,透過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送到各個器官及部位,故心臟跳動的強弱會影響血液的流量。
因此,心肺功能是包括了血液的循環(huán)速度、心臟跳動的強弱、肺部的容量及次數。
而要量度心肺功能,好便是進行運動測試,因為人體運動時對氧氣的需求量十分大,故能「考驗」心臟及肺部的活動能力。
心肺功能指的是人的攝氧和轉化氧氣成為能量的能力。整個過程,牽涉心臟制血及泵血功能、肺部攝氧及交換氣體能力、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攜帶氧氣至全身各部位的效率,以及肌肉使用這些氧氣的功能。
心肺功能良好,也反應身體主要機能都可健康運作,從而可推斷出患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病、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機會較低。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女,博士,北京體育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83年畢業(yè)于原山東醫(yī)學院臨床醫(yī)療系,后在北京體育大學獲碩士及博士學位。1995年和2002年分別在美國和澳大利亞做訪問學者。從事醫(yī)學教學、運動醫(yī)學教學、科研工作近30年。先后參加多項國家級和主持多項省部級課題。研究成果獲中國體育科學學會一等獎。多次參加重要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主要研究方向是大眾健身理論與應用、慢性疾病運動干預。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50余篇,主編學術專著《糖尿病前期人群運動處方研究與應用》、《高血壓病人群運動指南》2部,主譯《ACSM運動測試及運動處方指南》、《運動損傷預防-國際奧委會醫(yī)學手冊》2部,編寫、翻譯各類教材180余萬字,是全國體育院校通用教材《運動醫(yī)學》副主編。北京體育大學精品課程《運動營養(yǎng)學》和《運動處方》負責人,承擔《運動營養(yǎng)學》、《運動處方》、《病理學》、《健身概論》和《慢性疾病運動干預》等課程的本科、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教學工作。
現任北京體育大學學術期刊部主任、北京康復醫(yī)學會理事、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醫(yī)學分會委員、全國運動人體科學教學委員會秘書、北京市運動醫(yī)學學會秘書等職。
增強心肺功能可以有效預防心臟病的發(fā)生,以規(guī)則性、持續(xù)性、有節(jié)奏的運動有效;至于大的運動,如舉重,則對心肺功能沒有促進作用。能夠促進心肺功能的運動,大致可以分為3類:
第一類是有一定運動量,對心肺功能的促進為有效的運動,如騎車、游泳、爬樓梯、慢跑、快速走路、爬山等。每周從事這類運動3至4次,每次30分鐘,即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第二類運動雖然不激烈,但仍然是可以選擇的運動,每周3至4次,每次30分鐘以上,對心肺功能還是有促進的功能。比如中速快走、網球、籃球等。
第三類運動是不太激烈或是不持續(xù)性的運動,雖然對心肺功能的促進有限,但仍能改善肌肉張力,減少精神緊張,消耗多余的熱量。
其中低運動量的園藝工作、家務事、跳舞等,只要能每天持續(xù)作還是能降低心臟病發(fā)病率。
盡管有這么多運動可以選擇,但是有些心臟病患者對于運動還是有些顧慮。經常有報道,有人在運動中心臟病發(fā)作而死亡。這是由于過度運動造成的。
長期不運動的人需要遵照慢慢遞增運動量的方式來運動,唯有這樣,才能減少運動危險性并得到運動的大益處。
運動中發(fā)病大部分是由于運動過于激烈或時間過長,尤其對長期不運動的人較容易發(fā)生。其實這些都是能夠預防的,在發(fā)作前心臟可能有一些警訊,如胸悶、頭暈、呼吸困難、眩暈等。當有這樣的征兆出現時,要馬上停止運動,找醫(yī)生診斷。
對心臟病患者來說,佳的運動量可以通過測量心率來判斷,用170減去年齡后,再乘上90%,就是運動后的佳心率。
測量心率的方法是在運動停止后,馬上測量15秒的心率,把這個值乘以4。比較后就可以知道,運動量是不是合適。
健康之路視頻推薦
焦點收藏
編輯推薦
您還可能喜歡
蘇ICP備15060253號-6 Copyright © 2010- smoothgriefrecovery.com 江蘇民??悼萍脊煞萦邢薰? 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