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避免接觸患手足口病的兒童,本病流行期間不要帶寶寶到人群聚集、空氣流動差的公共場所。
4.保持干凈的家庭環(huán)境衛(wèi)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并勤曬衣被。
5.幼托機構應每日對玩具、兒童用具等進行清洗消毒,減少間接接觸傳播;家中的兒童玩具、用具和餐具也要經常清洗消毒。
6.托幼機構及小學要每日進行晨檢,一旦發(fā)現(xiàn)患有皰疹的兒童,應立即進行治療,直至痊愈方可返校。
7.寶寶出現(xiàn)相關癥狀時,要及時到正規(guī)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就診。
引發(fā)手足口病的原因
有數種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常見的是柯薩奇病毒A16型,此外柯薩奇病毒 A的其他株或腸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柯薩奇病毒是腸道病毒的一種,腸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口腔在內的整個消化道,通過污染的食物,飲料,水果等經口進入體內,并在腸道增殖。
手足口病主要發(fā)生在4歲以下的兒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說每個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后只獲得該型別病毒的免疫力,對其它型別病毒再感染無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還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別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孩子們身邊較為嚴重的一種疾病了,發(fā)病后就會讓他們的手足口三個部位出現(xiàn)水泡,而且具有相當嚴重的傳染性,媽媽們應當提防手足口病的出現(xiàn),必須要將該病的預防工作做好,常見的預防手足口病的方法有:
手足口病主要通過人群間的密切接觸進行傳播
唾液、皰疹液、糞便中的病毒可經手或借助被污染的毛巾、牙杯、玩具等,經口傳播,與患者同居一室易被感染。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經口感染,并常造成傳播?;颊哐屎矸置谖锛巴僖褐械牟《荆燥w沫形式,經呼吸道可以感染新的易感者。
本病至今尚無特殊預防方法,加強監(jiān)測、提高監(jiān)測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關鍵。一是要做好疫情報告,及時發(fā)現(xiàn)手足口病病人,早發(fā)現(xiàn)、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二是托幼等單位做好晨間體檢,發(fā)現(xiàn)疑似病人及時隔離治療。三是對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食具等應消毒處理。四是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食品衛(wèi)生和個人衛(wèi)生,預防病從口入。
要盡量少讓孩子到擁擠公共場所
手足口病如無合并癥,只要及時治療,多在一周便可痊愈。在患病期間,應加強患兒護理,注意口腔衛(wèi)生,進食前后可用生理鹽水或溫開水漱口,食物應以流質及半流質等無刺激性食品為宜。手足皰疹部位避免摩擦、擠壓,要勤剪指甲、勤洗手、避免不良洗滌液的刺激。因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腦炎、腦膜炎等,患兒應及時就診、復查。
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對預防感染十分重要
家長應教育兒童加強個人衛(wèi)生,做到飯前便后洗手,勤刷牙,勤漱口,勤洗澡。要飲開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飯剩菜要完全加熱后再食用。對3歲以下嬰幼兒,家長應看護好孩子,不要讓孩子在地上摸爬玩耍,不要用自己嚼過的食物喂給孩子,同時也應注意做好個人衛(wèi)生。家長應盡量少帶孩子到擁擠的公共場所,特別是盡量避免與其他有發(fā)熱、出疹性疾病的兒童接觸,減少被傳染的機會。
小兒手足口病的常見征兆
食欲下降
患有手足口病的寶寶經常會出現(xiàn)食欲下降的情況,多半原因是因為各種不適感所引起,特別是一些口腔患有皰疹以及潰瘍的寶寶,發(fā)熱以及疼痛都會讓寶寶不愿進食。這個時候媽媽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盡量的保證清淡的飲食,同時還要食物易消化以及易咀嚼,這樣才能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皰疹形成
多半患有手足口病的寶寶經常會出現(xiàn)皰疹的情況,而這種情況一般在口腔周圍比較常見,導致皰疹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但不管什么原因這個時候都應該讓寶寶多休息。專家提醒,在患有皰疹的一周時間內應該盡量的多臥床休息,同時還要多喝白開水,這樣才能將體內的毒素排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