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咬到腮,老人常說是太饞了。但是真的如此嗎?
吃飯咬到腮的概率,對于有有些人來說,如同喝水塞牙一般極少發(fā)生。但是對于有些人來說卻非常頻繁。那么為什么會這樣呢?有人說這是有一種病,又是什么疾病呢?
首先,真的不是嘴饞引起的。
自己咬到自己現象,其實在思想不不集中、吃法太急時也會發(fā)生的。
因為腮與牙齒靠近,在咀嚼過程中,注意力轉移,或與他人聊天,或者吃飯?zhí)鼻?,舌頭與牙齒協(xié)調工作沒做好,當然會咬到自己,舌頭、腮都有可能。
所以說,吃飯也是一件需要認真對待的事情。
其次,吃飯咬到腮有可能與壓力、精神緊張有關。當身體和精神過度疲勞時,神經系統(tǒng)在咀嚼時對肌肉的控制、協(xié)調上受到影響,當然也會出現咬腮現象。
但是以上兩種都屬于正?,F象,只要稍作休息或調整狀態(tài)就可以改善。如果總是發(fā)生咬腮現象,就得警惕以下問題:
1.口腔畸形
如上排牙齒與下排牙齒咬合不好,或者因為有牙齒突出等。導致在咀嚼過程中我們的腮部遭殃,而這種現象一定要及時就診牙科。因為反復的咬傷腮部、破壞口腔黏膜,會給口腔癌的發(fā)生制造機會。
2.后天的牙齒問題
如后天出現缺牙、智齒、蛀牙、假牙等,這些牙齒問題,會與腮部、舌頭發(fā)生不可避免的摩擦,咬腮、咬舌頭在所難免。但是這樣的后果是造成創(chuàng)傷性潰瘍,時間一長便會增加罹患舌癌的風險。
所以,后天的牙齒問題,仍然需要看醫(yī)生,即便是安裝假牙,也得需要注意舒適度,當發(fā)生口腔創(chuàng)傷時,在未愈合情況下,不宜再佩戴。
3.腦梗的前兆
腦梗,主要是由于動脈血管硬化、出現血栓、血管堵塞,在血管逐漸變窄的過程中會對神經系統(tǒng)造成傷害,如部分腦血管會發(fā)生偏癱、腦死亡。
而口腔不靈活、吞咽動作慢、咀嚼時間延長、流口水、頭暈、語言不清等,也是心梗的前兆的,一旦患有三高的人群出現類似情況,得趕緊就醫(yī),避免耽誤病情。
后,關于咬舌頭,如果在睡眠時經常咬舌頭,屬于不自覺的咬舌頭,并且是傷口總是同一個部位,那么這種情況下小檢查神經內科,確診是否是神經系統(tǒng)疾病。另外睡眠時經常磨牙,也需要考慮是否為神經系統(tǒng)疾病。
本篇文章版權歸三九養(yǎng)生堂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