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骨髓捐獻,希望自己能夠拯救更多的患者。但是在骨髓捐獻之前我們也應該科學的了解一下骨髓捐獻的過程,這樣我們才能更加的了解骨髓捐獻,更加的認識到自己的身體。
雖然“骨髓移植”一說深入人心,但專業(yè)的叫法應該是“造血干細胞移植”。也就是說,捐獻骨髓真正捐獻的是造血干細胞。
造血干細胞是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且能分化為各種血細胞的前體細胞,終生成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血細胞成分。
骨髓存在于長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和扁平骨(如髂骨)的稀松骨質間的網(wǎng)眼中,是一種海綿狀的組織,能產生血細胞的骨髓略呈紅色,稱為紅骨髓。人體骨髓量與體重等因素相關,成年人骨髓量一般為3千克左右。
因為人體絕大部分的造血干細胞是分布在較大骨骼腔隙中的紅骨髓(剛出生時,骨骼腔內都是紅骨髓,隨著年齡增長,骨骼內脂肪增多,即為黃骨髓;紅骨髓造血功能活躍,而黃骨髓只是保有造血功能潛質),所以早期是采用抽取骨髓的辦法來獲取造血干細胞,不過這是較早前受技術所限而采取的辦法,現(xiàn)在已經(jīng)較少采用了。
目前臨床進行的造血干細胞移植包括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和臍帶血移植。
骨髓是從脊髓里抽取嗎?
很多人在想象中認為,“骨髓移植是要在捐獻者的脊髓中抽取骨髓”。但實際上這種想法有兩個錯誤:首先,盡管都是名為“髓”,但脊髓是中樞神經(jīng)的一部分,其組成乃無數(shù)的神經(jīng)(彷如身體的中樞電纜線),而絕非“骨髓”,跟造血干細胞更沒有關系。
其次,臨床上抽取骨髓的部位并非脊髓,甚至都不是脊柱。在真正的“骨髓”捐獻過程中,捐獻者捐獻時需要被麻醉,醫(yī)生用針刺入其髂骨(髂前上棘和/或髂后上棘)抽取一定量的骨髓用以移植。
外周血造血干細胞如何捐獻?
除了紅骨髓中蘊含大量的造血干細胞以外,人體還有不少地方亦含有造血干細胞,例如外周血。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目前在臨床應用為廣泛,我們通常所說的“骨髓移植”實際上大多都是“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1]。無關供者(unrelated donor)捐獻時大多采用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僅在外周血采集干細胞不足或某些親屬捐獻病例中才會聯(lián)合“骨髓移植”方法。
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時,是將捐獻血液抽出后流經(jīng)細胞分離機,在把干細胞挑出來后,再將血液輸回捐獻者體內。這種方法能夠避免骨髓穿刺帶來的痛苦,使得移植對捐獻者的影響降到低。另外這一過程無需麻醉,和獻血很像。
不過,因為正常外周血中造血干細胞數(shù)量極少,移所以植前需要利用藥物將捐獻者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動員到”外周血中,以便更有效地收集造血干細胞。
目前臨床上應用的動員藥物是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它能刺激粒細胞系造血,促進髓系造血祖細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調節(jié)中性粒細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并促使造血干細胞和中性粒細胞釋放至血流,增加其在外周的數(shù)量[2]。
一般情況下,在連續(xù)皮下注射動員藥物4天后,捐獻者將在第5天進行外周血干細胞的分離收集操作;如果第5天采集細胞數(shù)量不夠,那么捐獻者就再次注射一針動員藥,并在第6天繼續(xù)采集細胞(這里要注意:“連續(xù)”兩天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細胞在一些國家的規(guī)定中屬于“同一次”捐獻。
我國的捐獻程序與國外類似,先以5微克/千克(體重)/日的量應用4-6天的動員劑,然后就可以開始分離收集外周血中的干細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