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民福康養(yǎng)生 > 查疾病 > 小兒便秘的中醫(yī)外治療法

小兒便秘的中醫(yī)外治療法

  小兒便秘是臨床中的常見病,多發(fā)病,這類病癥的主要特征為大便秘結(jié)不通。排便時間延長或有便意而艱澀不暢。起因多為飲食不節(jié),過食辛辣厚味;先天不足身體虛弱;病后體虛氣血虧損。

  小兒便秘多由于攝入食物及水量不足,喂養(yǎng)不當,或突然改變飲食習慣等因素所致。燥熱內(nèi)結(jié),腸胃積熱,或熱病傷陰、腸道津枯,或乳食積滯,結(jié)積中焦,或氣血不足、腸道失于濡潤等,均可引起大便秘結(jié)。當以通腑瀉熱、潤腸通便為治。便秘時不能常用開塞露、肥皂頭通便,養(yǎng)成習慣,會導致孩子正常排便反射消失

  采用中醫(yī)外治療法有明顯療效,且應用方便,作用平穩(wěn),副作用少,療效確實,還可解除小兒對打針、吃藥的恐懼心理,減輕家長心理負擔。

  1.中藥擦洗法

  生姜、艾葉各15g,食鹽20g。生姜、艾葉先加水煎煮10分鐘,取藥液1000ml,然后將食鹽加入藥中待水溫時擦洗小腹部。每次20分鐘,以皮膚擦紅為宜。每日治療2次,每劑藥可使用2日。主治小兒習慣性便秘;

  2.中藥敷足療法

  大黃4g。將大黃研為細末,用醋調(diào)為稀糊狀,置傷濕止痛膏中心、貼雙足心涌泉穴。10~15小時后取下,一般用藥1次即效??汕鍩嵯e、導滯通便,大黃含蒽醌類化合物,敷貼后通過皮膚吸收,可刺激大腸,增加其推進性蠕動而促進排便;

  3.指壓法

  用指壓迎香、支溝兩穴,可刺激大腸蠕動加快,使大便通暢。迎香在鼻孔左右兩側(cè)凹陷處。支溝穴在手背腕橫紋上3寸,尺橈兩骨之間。爸爸或媽媽可用大拇指順兩骨縫隙切壓支溝穴3~5分鐘,再用食指揉摩迎香穴2~4分鐘。局部有酸脹感即可顯效??稍诮獗闱?0分鐘進行;

  4.填臍法

  連須蔥頭3個,生姜1塊,食鹽9g,豆豉8粒。將上藥共搗成碎末,烘熱后敷于臍孔上,用膠布固定,敷后不久可以通便;

  5.塞肛法

  白蘿卜1條,濃鹽水適量。將白蘿卜條浸入50%的濃鹽水中浸2~3天,取出后立即插入肛門內(nèi),納入不久,大便即可通暢;

  6.足浴法

  番瀉葉9g,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溫度適可時讓患兒足浴,每日治療1次,每次10~20分鐘,每劑藥可使用2日。適用于小兒習慣性便秘。

史上全明星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