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青
殺青是結束做青工序的標志,是固定毛茶品質和做青質量的主要因素。主要采取高溫破壞茶青中的酶活性,防止做青葉的繼續(xù)氧化,同時使做青葉失去部分水分呈熱軟態(tài),為后道揉捻工序提供基礎條件。
其殺青標準:葉態(tài)干軟,葉張邊緣起白泡狀,手揉緊后無水溢出且呈粘手感,青氣去盡呈清香味即可。出青時需快速出盡,特別是后出鍋的尾量需快速,否則易過火變焦,使毛茶茶湯出現混濁和焦粒,即俗稱“拉鍋”。殺青火候需要掌握前中期旺火高溫,后期低火低溫出鍋。
揉捻
揉捻是形成武夷巖茶外形和影響茶葉制率的主要因素。
揉捻時應做到:殺青葉需快速盛進揉捻機乘熱揉捻,以便達到佳效果;裝茶量需達揉捻機盛茶桶高1/2以上至滿桶;揉捻過程掌握先輕壓1~2次,即采用輕-重-輕,以利桶內茶葉的自動翻拌和整形。初揉后即可投入鍋中復炒,使茶條回軟利于復揉,又補充殺青之不足。
并使已外濫的茶汁中之糖類、酶類等直接與高溫鍋接觸,起輕度焦化而形成巖茶的韻昧,時間雖僅30s,卻對品質起很大作用。復揉除使條形緊結外,還能提高茶湯濃度。復揉手法與初揉相同,揉20余下即可進行“走水焙”。
走水焙
巖茶“走水焙”在一個密閉的焙間中用培籠進行。在各個不同溫度(90~120℃)的焙窟上以“流水法”操作。使復揉葉經歷高、低、高不同溫度的烘焙,達六七成干下焙。整個過程10多分鐘。速度快、工作緊張,故又稱“掄水焙”。
簸扇、涼索與揀剮
走水焙下焙后,簸扇去片末,然后攤涼5-6h,以增進后熟作用,使滋味醇和、色澤沙黃而浦潤。再經揀剔去除梗與茶樸,即可復培。
燉火與趁熱裝箱
揀剔后的茶條先以90~100℃的培溫復焙1-2h,再改用70~90℃低溫“文火慢燉”。這是武夷巖茶特有的過程、對增進湯色、耐泡、滋味醇和、香氣熟化等有很好效果。后趁熱裝箱,也是一種熱處理過程,對品質也有一定良好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