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太極拳是一件很有難度的事情,那么我們怎么才能提高自己的太極拳水平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下提高太極拳水平的幾個條件,以便更好的通過太極拳教程進行學習。
練太極拳要進步,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明師
學習太極拳,一定要有明師進行指導,才能夠為自己的練習打下好的基礎(chǔ),同時一個好的老師也能幫助你避免很多的錯誤。除了明師之外, 我們還需要不斷的觀看太極拳名家的演練,從中汲取經(jīng)驗。
(2)不懈地練習,且動作要正確
如何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呢?可以經(jīng)常對鏡作單式練習,根據(jù)動作要領(lǐng)分析,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比如身型問題,看是否做到了中正,其方法就是看鏡子,肩和胯兩點連線是否與地面垂直。再觀察一下臀部是否向內(nèi)收斂,是否向前挺出,肩膀是否聳起等等。反復觀察,反復改正,反復練習。
(3)鍛煉要分層次、有計劃地進行
太極拳走架要領(lǐng)多,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掌握好,必須對自己練習的套路中每個動作的質(zhì)量加以分析,做到心中有數(shù),分別對待。在走架過程中,凡知道功架不足的就著意于功架規(guī)格,做飽滿些;知道是要領(lǐng)失誤的,就注意該動作的要領(lǐng)。比如 “白鶴亮翅”式,如身型有輕微撅臀,做這一動作時就特別要注意斂臀。如果是縮胸太過的,就要微微前挺一些,做到自然松含。如果是精神方面失誤的,如“倒卷肱”式,退步推掌時頭先往后望,因沒有了推的意識而失勢。凡做到這一動作時就要特別提醒自己,眼要看著向前推掌的手,至推完為止,勁斷意不斷,斷而復連,向后劃弧時才稍轉(zhuǎn)換視線。
糾正錯誤是可以分階段進行的,練習者可以一點點的糾正自己動作的錯誤,并使動作能夠正確的定型,然后再糾正其他的問題。另外,在走架的過程中,就要保持緩慢的速度,檢查動作的錯誤,使自己能夠更好的符合太極拳的要求。
(4)加強基本功
練太極拳比較吃力,特別是下肢的腿力和腰勁。站樁能有效地提高訓練水平。站樁可以增強下肢力量,同時又可以氣沉丹田,增強內(nèi)氣,輕靈沉穩(wěn)俱在其中。站樁的樁步有開立步三圓式樁、虛步樁、三體式樁、馬步樁、半馬步樁、弓步樁、獨立抱膝等等。擺腿、踢腿、壓腿等也是基本功之一。除了鼎功和鐵牛耕地、鯉魚打挺,旋子等,大部分武術(shù)基本功都可參考選擇。
(5)要逐步加大運動量
結(jié)合以上的五點,我們就能夠逐步的提高自己的太極拳水平。太極拳中有很多的要領(lǐng),需要一一進行學習,那么下面我們就對太極拳中的松進行簡單的了解。松是太極拳練習的基礎(chǔ),掌握之后能夠幫助提高太極拳水平。
什么是“松”
如何用文字來描述它,用語言來表達它,從肢體上體現(xiàn)它?有人認為“松”就是不用拙力,自己在做動作時多一分不可,少一分不行,只要用出使自己的肢體能動的力即可。這從理論上講是對的,但在實際操作中很難實現(xiàn)。因為練習者并沒有從理論上認識到什么是“松”,不好把握這個“度”。還有人編排了很多練習“放松”的動作,做起來似乎很靈活,很放松,但是在演示套路時又緊張7,表現(xiàn)不出來。因為套路中的每一個動作都是要放松的,尤其是在推手過程中,那些練習放松的方法更派不上用場,因為對手就是不讓你放松,讓你僵化對方才有機可乘。還有人提出要“大松大軟”,渾身像面條一樣,不用一點力。如果要追求這樣的“松”,那么喝醉酒的人豈不是更“松”?可這樣的“松”有意義嗎?
什么是真正的“松”
實際上,“松”是一種狀態(tài),它的外在表現(xiàn)為肢體動作的自然、自如、自由,精神面貌的安祥。自然的就不是刻意的.自如的就是不受約束的.自由的就不是被迫的。它的內(nèi)在要求是心理狀態(tài)的平和.肌肉的放松.經(jīng)絡(luò)的通暢。“松”不是“有意”練出來的,而是在長期的、若干次的重復當中“養(yǎng)成”的一種狀態(tài)。例如,我們中國人用筷子吃飯,很靈活,很自然。外國人就不行。因為我們中國人從五、六歲時就學習用筷子吃飯,現(xiàn)在幾十歲了,每天三頓飯,用幾十次,從小時候的不自然到現(xiàn)在的隨心所欲。我們可以一邊聊天,一邊從菜盤中把一?;ń穵A出來,可以隨意地夾起一?;ㄉ?,一塊豆腐。我們不必去考慮在夾花椒、花生米或豆腐的時候,分別用多大力,從什么角度入手。而實際上夾不同的東西用的力肯定不同,用夾花椒的力去夾~塊豆腐肯定不行。但是,這~切就是那么自然、自如、自由,完全是在“松”的狀態(tài)下完成的。原因就是我們幾十年來累計用了幾十萬次筷子,習慣已經(jīng)成自然了,這個動作已經(jīng)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那么,如果練太極拳也是這樣呢?你把一個套路每天練幾遍,練上幾年、幾十年也就自然了,放松了。關(guān)鍵在于長期的堅持,若干的重復。當然,前提是正確的方法。
太極拳是中華武術(shù)中的一個拳種,別的拳種大都節(jié)奏緊張、動作強悍、氣勢威猛。而太極拳則柔和緩慢、舒展大方,尤其強調(diào)要放松。太極拳要從“松”中去體會身體內(nèi)在的變化。從理論上講, 松”和“緊”是相對的,是太極中的“陽”和“陰”。表現(xiàn)在外面的“松”,都是為了給內(nèi)勁流通順暢的“緊”作鋪墊。所以, “松”是表面的,是內(nèi)在的,是“真”的,是目的。“松”的目的是為了“緊”,是在積蓄、調(diào)動身體內(nèi)部的能量。練習者要在全身“放松”的狀態(tài)下去打通能量流動的渠道“經(jīng)絡(luò)”,能夠在需要“緊”的瞬間把能量釋放出去。我們大家都聽說過,前輩高手可以把對手“發(fā)”出丈外,“發(fā)”即是“緊”的表現(xiàn)形式。而從來沒有哪個人會把對手“松”出丈外。
如何才能放松
前藏我們講了 松”是在長期的、若干次重復后形成的~種狀態(tài)。然而,更重要的前提是練習過程的“正確性”和“準確性”。這里的“正確性”是指選擇的“正確性”,選擇的內(nèi)容包括:老師、拳種、套路。“準確性”是播巽體動作的“準確性”,包括每個動作左右轉(zhuǎn)動的角度,前后進退的跨度,身體擺動的幅度等~定要準確。只有準確的外形動作,才能練出正確的內(nèi)在感覺,俗話說“差之毫厘謬之里”。行拳時心理要平和,精神要安祥,動作要自然、自如、自由。逐一去感受關(guān)節(jié)的放松,肌肉的放松。感覺自己的身體像一只充滿了氣的氣球,裝滿了水的膠囊。在嚴格、規(guī)矩的要求下能“放松”,才是真正的“松”否則是經(jīng)不起考驗的,“假松”。另外,可以只是自我感覺良好的用我們生活中常用的“松緊帶”去體會“松”和“緊”的辯證關(guān)系,當我們把~條一尺長的“松緊帶”拉長到一尺半時,從外形上看“松緊帶”是長了.“松”了,但我們兩手之間的內(nèi)在感覺則是“緊”了。當我們把“松緊帶”收縮時,“松緊帶”越短,外形上“緊”了,而內(nèi)在的感覺越松。如果我們兩手之間的距離小于兩尺, “松緊帶”就泄了。這就是我們練拳時要找的感覺,做到“松而不泄,緊而不僵”,“張馳有度.松緊自如”。當然在具體練習中要有“明師”的正確指導和嚴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