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有很多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都非常高,但是可能卻由于你不正確的做法導致這些營養(yǎng)流失掉。那么你知道有哪些飲食禁忌嗎?今天小編告訴大家這八種做法會讓營養(yǎng)全溜走,一起來注意一下吧!
1、果蔬全削皮
很多人怕蔬菜表皮有農藥殘留,一般會削皮后再烹調,比如茄子皮、西葫蘆皮、蘿卜皮等。
事實上,蔬菜表皮中含有膳食纖維、維生素、葉綠素、礦物質和抗氧化物等多種營養(yǎng)物質,削皮后再吃其實丟掉了很多營養(yǎng)素。
為減少農藥殘留,好先在水龍頭下用力搓洗果蔬,外表“結實”的瓜果還可用小刷子刷洗,覺得洗干凈了,再用水沖洗15~20秒就可以放心吃了。
用自來水浸泡也可以去掉部分農殘,但不要泡太久,以10分鐘左右為宜。
2、菜先切后洗
不少人圖方便,會先把菜切好再一起洗,但這樣做,菜里所含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水溶性維生素和部分礦物質會溶到水里,造成損失。
比如,很多人切完土豆絲、茄子絲后直接就浸泡在水中,這樣做雖能避免變色,但大量的營養(yǎng)素也悄悄流失了。
而且,蔬菜切好后再沖洗,表面的農藥殘留和泥土很容易進入斷面。因此,正確的做法是先仔細清洗蔬菜,并盡量將水分控干后再切。
另外,蒸飯前淘米,也不要反復搓洗,不然其中的B族維生素也會大量損失。
3、切得太細碎
俗話說,“食不厭精”,但從營養(yǎng)的角度來說,菜并不是切得越細碎越好。
因為切得塊越小,其表面積越大,接觸空氣和熱鍋的可能性越大,那么營養(yǎng)素損失得也越厲害。還會有一些營養(yǎng)物質隨著蔬菜汁液而流失。
而且,有人習慣提前切好備菜,但這樣會造成一些容易氧化的維生素,比如維生素C、維生素E以及B族維生素丟失。因此,菜好是現切現炒,現炒現吃。
4、焯菜時間久
有的蔬菜切好了還需要用沸水焯燙一下,這樣可以去除草酸甚至殘留農藥,使所有的食材同步成熟。但如果鍋里的水太少、火太小,焯菜時間就會增加,造成蔬菜中很多的營養(yǎng)素流失。
應對方法是,在焯菜時,應該盡量多放點水,將火力調到大,縮短焯菜時間。一般情況下,蔬菜顏色稍有變化便可以將其撈出來了。還可以在水里加幾滴油,“封住”菜的斷面,阻止其氧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