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UCTD的病因不明,相關研究亦較少。但有一些研究者認為,部分UCTD可能是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LE)或系統(tǒng)性硬化(SSc)的早期階段。因此,其病因應與這兩種疾病相同。研究提示,本病的發(fā)生可能是一些環(huán)境因素如長期接觸化學試劑等作用于易感個體的結果。在其發(fā)病過程中,環(huán)境和遺傳因素均占有重要地位。
在1998年Lacey等人對205例UCTD患者及2095例正常人對照進行了研究。結果發(fā)現205例女性UCTD患者中,25%(52/205)的研究對象有明確的化學溶劑接觸史,而種族構成、受教育程度、婚姻經濟狀況和煙酒嗜好等因素匹配的2095例對照中僅有17%(364/2095)有明確的化學溶劑接觸史。通過病史的詳細研究發(fā)現,化學試劑、美容產品、藥物、橡膠制品、油漆及顏料等與UCTD發(fā)病顯著相關。接觸油漆、清洗劑和松節(jié)油等也可能與UCTD發(fā)病有關。
不全型紅斑狼瘡發(fā)病機制
與多數紅斑狼瘡一樣,UCTD的發(fā)生也有一定的遺傳基礎。一些研究表明,部分患者有自身免疫病家族史。1988年,Ganczarczyk等比較了22例UCTD患者和211例SLE的HLA亞型,發(fā)現UCTD患者HLA-B8及HLA-DR3亞型的陽性率較正常人明顯升高。而終進展為SLE的7例患者的HLA-DR1亞型陽性率較正常人明顯降低,與SLE患者類似。提示HLA-DR1亞型可能是抗UCTD基因。
不全型紅斑狼瘡的檢查
UCTD患者可出現多種實驗室檢查異常。但是,對每一個體而言,大多數UCTD患者僅有某一兩種化驗異常,自身抗體譜較單一。
血象檢查可見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或貧血。溶血性貧血者可有Coombs試驗陽性。自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患者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延長。尿常規(guī)可出現蛋白尿、血尿等。可見血細胞沉降率加快及γ-球蛋白升高。部分患者出現轉氨酶升高,常提示自身免疫性肝損害。
血清學檢查中以ANA陽性為常見,陽性率在55%~100%,平均58%左右。熒光核型以斑點型為常見,均質型和核周型均較少見,而滴度與SLE相似。
不全型紅斑狼瘡的鑒別
臨床上,應注意將未分化型結締組織病與重疊綜合征及混合性結締組織病(MCTD)區(qū)分開來。重疊綜合征指同時或先后出現兩種結締組織病的臨床表現,并符合各自的診斷標準?;旌闲越Y締組織病有國際上認可的診斷標準,可有類似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多發(fā)性肌炎或進行性系統(tǒng)性硬化癥等的臨床癥狀,但不滿足其診斷標準,并以雷諾現象、腫脹手、肺部受累及高滴度的nRNP抗體等為特征。
結語:看完這篇文章之后,大家是不是對中醫(y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中醫(yī)是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在治療多種疾病上都有著顯著的成效,不過小編希望大家不要自己一個人去嘗試,一定要在醫(yī)生的科學指導下用藥,這樣才是對自己的身體的負責。